无精打采的反义词语

无精打采的反义词语无精打采的反义词有:八面威风,兴高采烈,发扬蹈厉,慷慨激昂,神采奕奕,神采奕然,神采飞扬,精神抖擞,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的解释: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无精打采的反义词详解八面威风解释: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2023-12-03 15 0

衣冠上国文明礼仪朗诵全文

衣冠上国文明礼仪朗诵全文女:衣冠上国,文明礼仪,国之精魂,三皇五帝,圣明之世。男:周成礼乐,有别有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何为礼仪,天之经,地之仁,人之行。女:一曰尊老,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孔子弟子仲由,百里负米奉双亲。男:二曰敬贤重士,刘备三顾茅庐请葛亮。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返而方得一面。女:三曰仪尚适宜,礼记曰,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着不可揜。男:四曰...

2023-12-01 11 0

廉政名言警句集锦

廉政名言警句集锦一、先秦其他经集子书中的廉政名言“骄淫矜侉,将由恶终。”(《尚书·毕命》)“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易经·咸传》)“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表记》)“见利不忘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隐公元年》)“圣人无心...

2023-11-30 8 0

因现实问题阻挠的文言文

因现实问题阻挠的文言文方枘圆凿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方枘圜凿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方凿圆枘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出处:战国·楚·...

2023-11-29 14 0

包含-”至”-字的成语

1▲飙举电至△biāojǔdiànzhì△典故: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出处:汉·桓宽《盐铁论·世务》:“匈奴贪狼,因时而动,乘可而发,飙举电至。”2▲宾至如归△bīnzhìrúguī△典故: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例子:列车服务员...

2023-11-29 14 0

礼仪典范》古代各种礼仪称谓

礼仪典范》古代各种礼仪称谓【三礼】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的合称。是考察儒家思想与战国前制度器物的重要典籍。 【周礼】儒家经典三礼之一。是关于先秦职官与各种典章制度的书,汉初名《周官》。改称《周礼》,约始于西汉末的刘歆。《周礼》属古文经学。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其中《冬官》一篇,在汉初已佚,补以《考工记》。《考工记》也...

2023-11-28 14 0

有关秋天的诗句 古诗文名句配画

有关秋天的诗句 古诗文名句配画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2023-11-26 18 0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必背古诗文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1《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

2023-11-25 17 0

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

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导读: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8、皇皇三十载,书剑两...

2023-11-22 18 0

包含-”问”-字的成语

1▲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ân                △典故: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例子: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2▲不敢问津△bùgǎnwânjīn         ...

2023-11-21 20 0

中秋节的别称及来历

短信发送中秋节的别称及来历中秋节起源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别称及来历,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

2023-11-20 13 0

中秋节的由来简介30字 -回复

牛 成语 新春祝福中秋节的由来简介清明节假期2021安排重生之嫡亲贵女  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唐诗宋词选读  2、中秋之夜,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

2023-11-20 8 0

中秋节简短来历及习俗

hang过去式中秋节简短来历及习俗中秋节简短来历1  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2、中秋之夜,月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

2023-11-20 18 0

描写男人年龄的词语

描写男人年龄的词语形容“男子年龄”的成语有:不惑之年、而立之年、弱冠之年、年逾古稀、弱冠之年。痔疮的症状图片1、不惑之年[bùhuòzhīnián]: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写景美文[原文]先秦·孔子《论语·为官》:“四十而五十岁。”2、而立之年[érlìzhīnián]: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原文]《论语·为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2023-11-16 19 0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_名人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2、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我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

2023-11-16 17 0
 7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草根站长

树人文学

树人文学网为您提供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为您写作提供各类文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