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诗词中的虚词“自”

浅析红楼梦诗词中的虚词“自”作者:邓明晗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6期        摘 要:诗词在《红楼梦》的内容衔接和感情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曹雪芹在炼《红楼梦》诗词中的虚词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但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没有词汇意义的虚词,但实际上,《红楼梦》诗词中的虚词常常成为点睛之笔。本文浅析“自”这个虚词,探究虚词的表情达意之功效。 ...

2024-05-29 6 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773—819),字,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代著名文学家,“”之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有《》《》等留存。“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题目表明这是一篇。【答案】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柳河东集文体游记【解析】学生应该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常识,对其身世及写作特点的了解...

2024-05-18 8 0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之《记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之《记四》对比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岖,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2024-05-18 6 0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之记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之《记四》对比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岖,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2024-05-18 5 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 新人教版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的是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或者作用。近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呈逐渐淡化的趋势,课标全国卷已经取消了专门的虚词考查题,但虚词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翻译句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有必要进行分类归纳、比较鉴别。典题探究【典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岐少明...

2024-05-16 7 0

18个虚词小故事原文 翻译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 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解析:(1)...

2024-04-26 6 0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6其他文体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_百度文 ...

高频考点解密16 其他文体类文言文阅读 2018年2017年2016年山东卷9—13,《晏子春秋》,22分天津卷8—12,白蘋洲五亭记,23分14—18,上池州李使君书,20分浙江卷14—18,颜太初杂文序,20分备战高考16—20,琅嬛福地记,19分江苏卷6—9,重到沭阳图记,18分北京卷8—12,《荀子》+《吕氏春秋》,,19分9—14,亲废封建,23分9—14,《管子·轻重》,24分阅读下面...

2024-04-04 13 0

高中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文言文虚词系列一)1. “而”的用法(含解析...

“而”的用法【题文】    文言虚词是区分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同一篇文言文中会消灭很多同字却不同用法和意义的虚词。明辨了虚词的用法含义可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大意。“而”是高考大纲里要求把握的重要虚词。那么,它有哪些重要含义和用法呢?这节微课,老师就给大家重点归纳一下“而”的含义和用法。一、了解文言虚词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它不充当句子成分,但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

2024-03-22 15 0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惟(唯、维)”的用法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惟(唯、维)”的用法限于 惟(唯、维)        1.用作副词。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例如: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

2024-03-14 13 0

人教版滕王阁序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滕王阁序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疏浚文义  2、解说虚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3、培育先生的审美情味  教学重点:  疏浚文义  教学难点:  解说虚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教学方法:  讲析、讨论  教学内容与步骤...

2024-03-03 13 0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解析1、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

2024-02-04 10 0

古文的停顿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教学目的:正确掌握停顿规律,学会正确断句。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内容:一、读清句读,正确停顿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子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二、确定句中停顿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了句子里的词意...

2024-02-04 14 0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1.高考语文文言文题型训练: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

2024-02-04 8 0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首领),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

2024-02-04 15 0

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近十年课内文言文考点

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近十年课内文言文考点①落实120个常见实词、18个常考虚词的复习。②掌握直译的方法。复习措施:①课内文言文挖空解释,落实课内重要的实词虚词。推敲文言文②精选文言文段,保证每周2篇的阅读量,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积累实词。③精选考点集中的语段(句子),训练学生的直译能力。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

2024-02-04 7 0

2022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2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文言文阅读答案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注释...

2024-02-04 11 0

练好文言文基本功-熟记断句口诀

练好文言文基本功 熟记断句口诀一、 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

2024-02-04 6 0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一等奖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一等奖 1、《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3.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导入新课】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

2024-02-03 12 0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2024-02-03 17 0

中小幼第七讲 文言翻译(原卷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_百 ...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讲练学案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第七讲  文言翻译【知识精讲】一、考情分析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二、复习指导(一)踩准三大得分点1.五类实词“准确判定”要记牢文言文翻译题...

2024-01-24 14 0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二讲文言虚词教学案 新人教版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的是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或者作用。近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呈逐渐淡化的趋势,课标全国卷已经取消了专门的虚词考查题,但虚词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翻译句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有必要进行分类归纳、比较鉴别。典题探究【典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岐少明...

2024-01-24 21 0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翻译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2024-01-23 14 0

教案-初中文言文“而”字的常见用法

初中文言文“而”字的常见用法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提及文言文,我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之乎者也”,可见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重要。这几个词我们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虚词. 。 什么是虚词?有哪些?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而”字常见用法。三、教学重点:全面总结“而”的用法...

2024-01-20 12 0

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教案

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教案《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年级九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教材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所选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2024-01-20 19 0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黄鹤楼赏析 原文:《黄鹤楼记》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yú),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yī)登仙,尝驾黄鹤返憩(qì)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wēi’é),高标lóng zōng,上倚(yǐ)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tà)霞敞;坐窥(kuī)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2024-01-06 14 0

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虚词所助词的用法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

2024-01-06 16 0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

2024-01-02 14 0

赤壁赋中虚词的用法

赤壁赋中虚词的用法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名篇,被誉为能够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以精湛的笔墨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上一场轰动天下的战役——赤壁之战。在这篇文章中,赋予了虚词以重要角,使得整个文章更具有深度和韵味。本文将从形容词、副词、连词等方面探讨赤壁赋中虚词的运用,并分析其作用。一、形容词的用法苏轼前赤壁赋1.修辞手法在《赤壁赋》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描绘景物和人物情感,增加了...

2023-12-26 21 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考题型之一,为帮助考生们巩固这一部分练习,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1、阅读题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

2023-12-24 17 0
 39    1 2 下一页 尾页
草根站长

树人文学

树人文学网为您提供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为您写作提供各类文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