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浅谈五育并举背景下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案例改进
陈雅松 福建省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摘要:在当前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背景下,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改革学校传统的课间操,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关键词:五育并举;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改进
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意见》的活动形式,也是一个学校办学目标与教育理念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因此,优化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以案例改进为突破口,尝试探索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的优化。
一、大课间活动的实施背景与价值意义
当前,学校教育倡导的“五育并举”,指的是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和加强劳动教育等五方面的育人理念。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一项根本任务。改革学校传统的课间操,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的五育联动,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二、大课间活动具体的案例分析与改进
(一)初始案例与分析
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和实施案例1
主题思想:春回大地,热爱祖国,强身健体,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对象:全校师生,按年段分为三个方块内容说明:
1.课间铃响起,广播传出音乐,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来到操场。
2.学生以踏步动作迅速站在指定地点。当值日教师喊出口令时,全体学生立正站好。
3.通过齐步、原地四面转法;稍息、立正等队列动作的练习,反映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4.在活泼的音乐伴奏下,集体做广播体操。
5.在2分钟左右的音乐伴奏下,使学生以不同的形式集中到本班级的方位,做好游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8-10分钟的游戏练习。
6.通过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做放松动作,一边回到原来的队形,并有序地回到教室。
具体安排:年段场地周一
周二至周五
负责人
指导老师高年段操场升国旗系列活动广播操、迎
面接力赛体育老师
班主任中年段操场升国旗系列活动广播操、迎
面接力赛体育老师
班主任低年段
操场
升国旗系列活动广播操、迎
面接力赛
体育老师
班主任
具体分析:
1.本大课间活动案例主题鲜明,活动有序化,易于不同年段进行具体操作,也便于体育老师和班主任的配合协调。
2.迎面接力赛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极低,没有苛刻时间的限制,可以缓解学生多而器材与场地少的矛盾。
3.本大课间活动只有广播操、迎面接力赛与游戏活动,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意,易让学生产
生疲乏感。
4.本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工作没有体现,各部门的职责与联动没有进一步分清与落实,活动具体化和多样化还不够。学校体育
5.本大课间活动没有考虑到雨天的天气因素,没有结合本校的校园文化特,没有彰显新时代的育人特征,缺乏与时俱进。
(二)改进案例与分析
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和实施案例2主题思想:点亮七彩大课间,传统之花轻飞扬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对象:全校师生,按年段分为三个方块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到9:40。
活动内容:升国旗系列活动;操场活动为排舞《新三字经》《泉州市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室内活动为徒手操、传统棋类游戏;若逢雨天采用室内活动模式。
操场活动流程:
1.大课间铃响起,广播传出音乐,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来到操场。
2.学生以踏步动作迅速走在指定地点,当值日教师喊出口令时,全体同学立正站好。
3.通过口令稍息、立正等队列动作的练习,反映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4.进行三分钟礼仪宣讲。
5.在活泼的音乐伴奏下,集体完成两套操。
6.在2分钟左右的音乐伴奏引导下,学生们以不同的形式集中到本班级的指定方位,做好游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10-15分钟的游戏练习。
7.通过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做放松动作一边排成两路纵队,有序回教室。
室内活动流程:
1.大课间音乐响起时,请学生收拾书桌、整理周边环境卫生,准备棋具,坐好等候做操。
2.通过口令稍息、立正等队列动作的练习,反映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3.进行三分钟礼仪宣讲。
4.在活泼的音乐伴奏下,集体做室内手指操。
5.各班组织棋类游戏(低年级五子棋、中年级围棋、高年级象棋)。
具体安排:
年段场地周一周二至周五
负责
指导
老师
备注
(雨天)
年段操场
升国旗系
列活动
排舞《新三字经》
《泉州市南少林
五祖拳健身操》
体育
老师
班主
徒手操、
传统棋
类游戏
年段操场
升国旗系
列活动
排舞《新三字经》
《泉州市南少林
五祖拳健身操》
体育
老师
班主
徒手操、
传统棋
类游戏
年段
操场
升国旗系
列活动
排舞《新三字经》
《泉州市南少林
五祖拳健身操》
体育
老师
班主
徒手操、
传统棋
类游戏
具体分工:
1.每位老师须提前了解大课间活动内容和本班学生队伍出
操顺序和出操后在操场上的具体站位,以便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操作。
2.带班老师对本班学生要安排到位,检查到位,保护和提高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班主任负责收齐《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家长须亲笔签名,这份调查表让我们更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以便关注学生的身体变化、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内容。
4.教导处负责大课间活动实施协调工作。
5.体育组负责队列队形训练,加强出入场练习。
6.音乐组负责编排室内徒手操、自编操等。
7.德育处负责三分钟礼仪宣讲内容和操作流程。
8.保卫科的老师协调课间活动安全梳理,并制定大课间安全预案。
9.大队委组织建立督导小组,进行行为习惯督促。
进度安排:
第1-2周:大课间活动队列队形训练(出入操纪律、熟悉口令、明确班级站位);领操员培训,录制自编操、手指操和毽子系列游戏视频并发送到各班级。
第3-4周:队列队形训练、学习《新三字经》。
第5周:队列队形训练、加入《五祖拳健身操》。
第6周:进行大课间活动,室内室外同时进行,音乐相同。
五周后的室外成品阳光体育大课间。出操+礼仪宣讲+两套操+退场。
具体分析:
1.在德育层面,改进案例增加三分钟礼仪宣讲和《新三字经》的学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让学生在行为举止和心灵思想方面得到很好的规范和润泽。
2.在智育层面,改进案例增加雨天模式下的棋类游戏,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竞争精神。
3.在体育层面,改进案例变迎面接力赛为五祖拳健身操,一方面强化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和成套体操的完整度,另一方面把具有地方特的五祖拳排练成操,富有创新性。
4.在美育层面,改进案例变换五祖拳健身操和徒手操,融合音乐的艺术效果,增加了舞蹈的元素,使得队列呈现具有一定的美感,让学生在训练中得到美感的熏陶。
5.在劳动教育层面,改进案例增加室内活动,学生在收拾书桌、整理周边环境卫生层面上进行劳动,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收纳,促进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大课间活动的案例反思与实施优化
初始案例是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的起步阶段,侧重开展与实施;改进案例是对初始案例的改进,一方面融合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渗透五育并举的理念,侧重优化与丰富。初始案例与改进案例的实施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探寻适合本校校情的模式,重点在于熟练巩固。总结出规章制度是保障,活动内容是主体,体育教师是核心,班主任是关键,领导者是龙头,场地器材是基础,安全是保障,竞技、个性是点缀,监督评比是动力,这样能调动学校的管理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学校充满生机,让校园注入活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品质。
发挥出运动导向法在健美操中的应用,老师要在每次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客观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与认可,对于表现的不好的学生,老师要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改正。另外,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做出相应的完善
和改变,一方面要加强老师评价的客观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这就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高职院校的老师,在评级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经验的归纳以及教学技巧的总结,以此来给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更好的开展健美操的学习。
(六)健美操教学模块的改变
模块的形式和单元的形式是差不多的,模块改变了,那么对应的单元形式也改变了。在采用运动导向法对健美操的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对其内容展开调整与改变,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的优化。运动导向法的引用主要是加强学生对运动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导向模式进行选择,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健美操这门学科的特别之处,并以此爱上健美操训练,这也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提升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升了教学策略。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可以引用运动导向法让学生们展开热身运动,学生可以对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以此来更加精准的体会到健美操的规范性,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展开实际的探索学习[3],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
三、总结语
以上就是在高职院校健美操的学习中,引进运动导向法的作用。首先是提升运动导向法在健美操运用的科学性,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对健美操的教学过程进行重视,对于练习之后的评价,要进行优化,客观的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更有信心。对于健美操教学单元的改变,提升学
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健美操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健美操运动,并在运动导向法的引用下,提高教学课堂效率,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磊磊,罗鑫,胡非非.基于任务导向的针康法对脑卒中BrunnstromⅢ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6):2881–2885.
[2]马金花.运动导向法在高职健美操教学的实践运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8(49):229–230.
[3]周丽雅.运动导向法在高职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8(35):272+274.
上接(第91页)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