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今中国⼥性地位发展及其原因
2019-09-06
【摘要】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可谓风起云涌,从封建社会的崩溃到新中国的建⽴,从改⾰开放到现代社会,时代的变迁让⾝处其中的中国⼥性也不断发⽣变化,20世纪⾄今,中国⼥性地位⼤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展,这是由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政治等各⽅⾯的发展引起的;⽬前,中国⼥性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正确的⼥性观念还远远没有树⽴。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性地位;发展和原因
⼀、20世纪⾄今中国⼥性地位的三个阶段
1、改⾰开放前或⽼年⼈
1978年前的中国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半个多世纪却没有给中国⼥性带来实质性的或者现实层⾯的重⼤变化,这⼀时期的中国⼥性现都已步⼊⽼年。⼥性地位的提⾼虽在明清已常被⽂⼈、思想家提出,但现实中,⼥性仍受到封建礼教、男尊⼥卑思想的残酷压迫。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和西⽅思想的传⼊,中国展开⼀场影响巨⼤的新⽂化运动,其中固然提到新道德、⼥性独⽴,但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救国救种是第⼀要务,⼥性地位必然提不到⽇程上去;再者,新⽂化运动的领导和接受者,⼤
都是社会精英知识分⼦,固然有出⾛的娜拉,可整个社会⼤体上还是被落后封建的⼥性观念所统治。⾟亥⾰命失败后,各种政治势⼒此消彼长,社会长期混乱动荡,中国⼈为民族为民主奋⽃,⼥性问题没有⼤的突破。1949年以后,新⽣的社会主义陷⼊西⽅世界的封锁和⾃⾝的种种难题,思想统⼀,政治集权,这种环境下⼥性问题依然是被忽视的⾓落。
这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主题围绕在政治、经济问题上,⼥性依然处于依附男性,依附家庭的状况,她们受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约束,⼤部分没有⼯作,没有收⼊,只能依靠男性,忍受着夫家的奴役,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和附属品。
2、改⾰开放或中年⼥性
改⾰开放意味着中国真正⾛向世界,⾛向富强。当中国终于有勇⽓⾯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性的地位也随之产⽣了变化,从改⾰开放到20世纪末,这⼆⼗年发展的印迹深深地体现在如今已⼈到中年的中国⼥性⾝上。这⼀时期中国各⽅⾯开始接受西⽅世界的冲击,传统观念遭到致命的破坏,⼥性解放和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性开始⾛向社会。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在⼈们⼼中根深蒂固的作⽤。如今处于中年的⼥性,在她们10岁左右的年纪,经历了社会风⽓的巨变。但⼀种观念的变化往往是曲折⽽缓慢的,不可能⼀蹴⽽就,少⼥从⼩以嫁⼈为⽬的进⾏培养,封建礼教余风未远;在她们风华正茂,刚刚踏⼊夫家的时候,社会风⽓开始了越来越猛烈的变化,新的⼥性观逐渐发⽣影响。
这种情形下的⼥性,⼤多⽭盾性和两⾯性,⼀⽅⾯,她们相夫教⼦,尽传统妻⼦和母亲的义务,为家庭、⼦⼥宁愿放弃⾃⾝价值的实现;另⼀⽅⾯,她们对家庭暴⼒、不公平待遇愤恨不平,开始抗争。她们还不能接受社会对离婚妇⼥的不公看待,但忍⽆可忍时开始学会⽤法律保护⾃⼰,她们⾝上深深地体现着社会转型时期思想观念的过渡性。
3、21世纪或80后
改⾰开放对于长于斯的⼥性产⽣了很⼤的影响,⽽对于⽣于斯的中国⼥性就具有了更强烈更彻底的影响。“80后”这个词语的出现意味着上世纪⼋⼗年代对中国现代社会的重⼤作⽤,改⾰开放后出⽣的中国⼈,从⼩便受到与上辈差距甚⼤的教育,社会给予他们新的起点。80年代的中国注定孕育⼀批新⼈类,在男⼥平等⼤旗下长⼤的⼥性注定踏上⼀条不同的路。“80后”⼥性不⽤上⼥校,她们跟男孩⼦⼀起长⼤,接受⼀样的教育,⼤都拥有⾃⼰的⼯作、事业,以⾃⼰的能⼒体现价值,⾃强⾃⽴,可以不再依靠男性,在社会舞台上到⾃⼰的⼀席之地,说话有了底⽓。21世纪的中国⼥性在男⼥平等、⼥性独⽴的路上迈出了⼀⼤步。当然,这样的划分显得机械割裂,社会的发展是渐变的,重⼤的历史变化⼀定是以长期的积蓄和酝酿作基础,⼥性地位的变化也不是⼀⼣之间就能产⽣的,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为了使问题具有代表性,便于分析。
⼆、⼥性地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1、两性观念的变化
20世纪初的中国延续着封建社会男尊⼥卑的传统观念,社会是男⼈的社会,⼥性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才便是德”,⼥⼈,是男⼈的附庸,是宗法制社会的劣势体,⼥⼈的作⽤在相夫教⼦、妇德妇容,⼥性地位毫⽆疑问处于男性之下。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由平等观念涌⼊,⼥性意识觉醒,地位慢慢提⾼。新⽂化运动和改⾰开放是促使⼥性地位提⾼的两个重要推动⼒。
2、物质基础的变化
传统中国家庭中,⼥性是全职主妇。⽤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来推断,⼥性没有收⼊来源,是她们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夫荣妻贵,离开了男⼈就活不下去的⼥⼈,注定受到男权的束缚,⼀切都要靠男⼈来保障。新⽂化运动倡导⼥性⾛出家庭,改⾰开放让⼥性⾛上社会舞台,⼥⼈向世界证明,⾃⼰也是家庭的贡献者,是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量。中国⼈说“财⼤⽓粗”,有了物质的保障,⼥性可以不依靠男性的供养,不必再接受男权社会⽆理的要求。⼯作,让⼥性体现出⾃我价值,获得⾃⼰的⽣活,朋友、事业、⾦钱,⼥⼈不⽐男⼈少了哪⼀样,这让⼥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提⾼。
3、性观念的逐渐开放
封建的中国社会,忠贞是⼥⼈最起码,也是专属⼥⼈的操守。在家守贞,出嫁守节,丈夫死去的⼥⼈还要忍受孤寂枯槁的⼀⽣,失贞是⼥⼈最⼤的罪恶,数不清的贞节牌坊诉说着多少⼥⼈的⾎泪史;与此同时,男⼈却可以花天酒地,三妻四妾,男⼈的不忠是社会允许甚⾄赞许的⾏为。
20世纪的中国,再嫁、离婚逐渐被社会习俗接受、被法律保护,⼥性逐渐可以掌控⾃⼰的⾝体,选择⾃⼰的归宿。“性”不再那么讳莫如深,明明是任何⼈都不能避免的问题却好像不存在⼀样。随着性观念的开放,⼥性权益受到越来越⼤的保护。
三、中国⼥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了⼀个多世纪的发展,但这对⼀种思想或者观念的彻底改变并不⾜够。波伏娃在《第⼆性》中认为,⼥性受到物种的奴役。从青春期到绝经期,⼥⼈整个机体适应着卵⼦的需要,受着⽉经、妊娠、分娩、哺育幼⼉的折磨;⼥⼈还有多种第⼆性征,她们⽐男⼈矮、轻、⾻骼纤细、肌⾁⼒⼩、易患病、容易激动、不稳定。“但是实际上社会不是物种,因为物种是通过社会取得⽣存地位的”,社会形成了不利于⼥性的习俗,物种在习俗的限定下成为⼥⼈的劣势。在物种和以社会精神、经济为基础形成的习俗的共同作⽤下,⼥⼈的弱势成为必然。纵然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但⼥性观念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风一样的女子⼀⽅⾯,传统的⼥性思想仍然有着它丝丝缕缕的影响,爱情、婚姻中男⼈的出轨总是⽐⼥⼈更容易得
到原谅,⼥⼈应该服从的话语仍然在⼀些⽐较落后的地⽅不绝于⽿。另⼀⽅⾯,经济的过快发展,价值观的快速变化,⾦钱成为社会的最⾼导向,“宁可在宝马上哭,不在⾃⾏车上笑”,不少⼥⼈宁愿去“傍⼤款”,做有经济保障却得不到爱的“⼆奶”“三奶”,也不愿⽤⾃⼰的努⼒换得财富,寻真正的爱情和婚姻,这表⾯上看是西⽅拜⾦主义的影响,其实还是⼥性地位没有提⾼的表现,男性仍把⾃⼰看作施舍的上帝,把⼥⼈看作⾯⼦和财富的象征,更可怕的是⼥⼈⾃⼰把⾃⼰看得低贱,⼼⽢情愿⽤⾝体、⽤感情甚⾄⾃由来换取⾐⾷⽆忧,笑贫不笑娼,⼥性仍然处于束缚和依附的地位。
男⼥平等必须建⽴在承认性别差异,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如果⼥⼈可以摆脱“物种的奴役”,物种的延续变得可选择,如果家庭主妇只是作为⼀种根据个⼈喜好选择的职业,⼥⼈的柔弱不再成为受到暴⼒威胁的原因,⼥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性地位才能不再被提起。
作者简介:李宇航(1989―),⼥,西北⼤学⽂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学研究⽣。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20世纪⾄今中国⼥性地位的发展及其原因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