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应该具备的六⼤素养
医⽣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专业知识过硬,⾏⾛于江湖,毕竟它是⽴⾜的根本。单凭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这⾼⼿辈出、尘世变幻的动荡江湖,你还是难混得风⽣⽔起,想成为⼀名杰出的医⽣你还必须掌握以下六⼤要素:
厨师般精准的⼑法
我出⾝在厨师世家,深谙⼑法对⼀位优秀厨师的重要性。毕竟⼀道美⾷的诞⽣精湛的⼑功是基础,⽐如像松⼦鱼,只有⼒道均匀的⼑法,才能保证厚薄均⼀的鱼⾁在油温下同⼀时间内熟透。
同样,外科医⽣拥有精准的⼑法,才拥有独挑⼤梁的机会。
曾经跟⼀位妇科主任做⼀台⼦宫颈癌的⼿术,她⼀层层熟练的剖开盆腔,直取肿瘤。再是迅速地沿着髂内、外⾎管⾛形,⼀站⼀站清理淋巴结分袋装好。精准的⼑法源于她对解剖结构充分了解,还有 20 多年的临床经验。还在我还在惊叹不已的时候,她已经关腹下台。
体⼒劳动者的强⼤
⼤家有否注意过炎炎夏⽇下⾟苦劳作的农民⼯?他们光着黝⿊的臂膀,汗液在肌⾁纹理的沟壑中躺成⼀条直线,汇成⼤滴的汗珠落在地上「啪啪」作响。
外科医⽣需要的⾯临的体⼒的考验,⼀点不亚于这些劳动者朋友。
我轮转妇产科的时候,男⽣作为这⼀强⼤劳动⼒,深受⼥⽼师的喜欢,串台拉钩是必不可少的。
先是⼀台腹腔镜切除卵巢畸胎瘤,刚下临床的我战战兢兢地扶着镜⼦,帮主⼑到最好的视野,完全不顾⾃⼰僵直的⾝体。接着⼜是⼀台⼦宫保留的⼦宫肌瘤切除术,趴在⼿术台下⼀两⼩时的托宫。下了⼿术室,咀嚼吞下冰冷的饭菜,还不能拖沓,⽴马要赶回病房赶病历。
⽼师般超强耐⼼
⽼师作为⼈们的灵魂塑造者,他们有⾜够的耐⼼和爱⼼将⾃⼰的毕⽣所学倾囊相授。⾯对形形⾊⾊的学⽣,还需要因材施教,以⾜够的耐⼼,到适合每个学⽣的学习⽅式。
临床上,各种让⼈头痛的患者⼤有所在……
有靠着⽹上搜索似乎啥都⽐你懂,还要指导你开处⽅型;
有秉着好学精神,⽣理疾病机制要弄得⽐你清楚,认真追究型;挑大梁
还有的就是我⾏我素,⾃认为是药三分毒,基本不想吃药型。
⾯对这些⾼能的患者,我们都应保证⾜够的耐⼼⼀⼀解决,还要保持天使般微笑,因为我们本⾝就是守护⼈类健康的⽩⾐天使。
侦探般敏锐洞察⼒
侦探敏锐的洞察⼒,在于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因为任何草灰蛇线的细节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中国的狄仁杰、⽇本的柯南、英国的夏洛特(笑)……都是抓住⼈们易忽视的细节,再顺藤摸⽠层层剥离,直到案情⽔落⽯出。
前阵⼦就管了⼀位⿐咽癌肋⾻转移的患者,肋⾻病灶正在接受放疗,患者突然头痛呕吐。我们急查脑部的 MRI,发现脑部也有单⼀的转移病灶。
但是临床上⿐咽癌脑转移并不常见,于是建议患者前往神外⼿术切除病灶,解除压迫的同时做病理活检,最终病理提⽰
但是临床上⿐咽癌脑转移并不常见,于是建议患者前往神外⼿术切除病灶,解除压迫的同时做病理活检,最终病理提⽰腺癌。于是我们⼜申请 PET/CT,在肺尖发现微⼩病灶,提⽰肺腺癌。
医⽣的敏锐洞察⼒,来源于系统知识的整合和丰富临床的经验,不然你永远只见树⽊不见森林。
演说家般的上好⼝才
演说家的魅⼒在于,他能把⾃⼰擅长的领域、个⼈的丰富经历⽤饱满的神情和上好的⼝才表达出来,并带动听众感同⾝受。所以,上好的⼝才其实就是传播媒介,是演说家和听众顺利沟通⽽搭建的桥梁。
之前在研⼀上课的时候,有⼀位教授上课的表达能⼒让我们所有的学⽣⼼⽣膜拜。
⾸先,我们使⽤的教材就是这位教授亲⾃主编,那么他上课时候的逻辑思维超级清晰,能有的放⽮地牵引我们抓住重点。
其次,他结合⾃⼰的临床经验,还有国内外研究状况引经据典,特别是信⼿拈来的有趣病例让我尤为深刻。结果,全院只有他的课堂听课的学⽣越上越多。
过硬的科研和英语能⼒
医⽣这个职业,就是⼀辈⼦的考试,如果你还是某个医科⼤学附属医院的医⽣,那么你还要搞⼀辈⼦的科研。真正厉害的教授,临床能⼒厉害的同时,也需要过硬的科研能⼒将之传播出去。
在这⾥我最想说的就是我研究⽣导师,张书旭教授,他常常沉迷于科研不能⾃拔。
中午我们学⽣习惯问他是否要帮忙带⾷堂的午餐,有⼀次,我照例轻轻敲门,张⽼师才缓慢地从电脑屏幕抽离开来,塞给我的竟然是⼀张银⾏卡,⽽不是医院⾷堂职⼯卡。
「张⽼师,这……」「喔喔,不好意思」张⽼师摸着脑袋,慌忙重新递饭卡给我。张⽼师过硬的科研实⼒和忘我的科研精神除外,⼀⽬⼗⾏地看英⽂⽂献,瞬间也是把我们这学⽣秒成渣渣。
变⾰还是应该从医疗⾏业,从医⽣⾃⼰做起。要成为⼀名优秀的医⽣,就赶紧练级,慢慢培养这六⼤素养,你才能成为⼀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得到⼴泛患者的⽀持。
想了解更多丁⾹园的改⾰?长按下⾯的⼆维码,关注丁⾹诊所,或点击左下⽅「阅读原⽂」,加⼊我们吧!
作者:周祥,⼴州市医科⼤学附属肿瘤医院
Norman Rockwell:Visits a Country 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