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药物调剂
第一篇:专题报告药物调剂
处方调剂差错的防范与措施
灌云县四队中心卫生院
张玉成
目前,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推进,乡镇卫生院就诊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处方量也不断加大。而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终端责任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处方调剂任务,如何确保处方调剂质量,防范差错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现就本人多年从事门诊处方调剂中发现的问题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药学人员在调剂处方过程中首先是接收病人处方,此时有的药学人员会同时收取多位患者处方,就这会造成发药张冠李戴,造成差错发生。所以收方时我们药学人员要做到有序进行,不能同时接收多位患者处方,防止造成混乱而发生差错。
二、药师接到处方后首先审核处方合法性。有的药学人员接到处方后直接进行调配,就这会造成非法处方流入医院,造成用药安全隐患,所以药学人员一定要审核处方的合法性,是否是本院医生所书写,签名是否与药房签名留样一致。
三、在审方时,有的药学人员往往不重视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接到处方直接照方发药,这样出现差错的危险性更大。所以药学人一定要检查处方各项是否填写完整,是否符合规范,如: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是否分别开具处方的;是否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用法、用量是否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处方修改是否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是否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单张门急诊处方是否超过5种药品的等内容,四、处方审核重点是用药适宜性,因为各个单位,各位医生的水平不一样,责任心有差别,或由于其它某些原因造成处方用药错误,此时我们药学人不认真检查用药适宜性,往往会造成患者用药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药学人员要严格审核处方用药适宜性,下面是我在审核处方中曾遇到的一事例:
(1)、适应证不适宜;如:医师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用药却是复方地芬诺酯片口服,因该药仅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不宜用于感染性腹泻;再如:诊断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处方用药是头孢噻肟钠,病毒感染非头孢噻肟钠适应证。以上属于不适应证用药。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如:医师为临床诊断为肝炎的患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因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具有肝毒性,使用该药加重患者肝损害。再如:医师妊娠高血压妇女应用缬沙坦进行降压,因该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故以上用药属于遴选药品不适宜。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哮喘急性发作,应选用氨茶碱注射剂起效快,而医生却选用氨茶碱片,起效较慢,不适宜用于急救。再如:医师为心绞痛患者应用片时,处方用法为口服,而正确用法应为舌下给药,因为片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8%,蛋白结合率60%,而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以上用药属于给药剂型和给药途径不适宜。
(4)、用法、用量不适宜;如:处方开具阿奇霉素250mg。每日3次。正确用法用量应为250mg或500mg顿服。再如晚期癌症患者处方开具盐酸缓释片45mg(1片半)、每日1次。
该制剂不可掰开服用,因掰开后破坏了其基本骨架而失去缓释作用。
(5)联合用药不适宜;如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联合应用头孢唑林与阿米卡星注射液,因为两者皆有肾毒性,联合应用加重肾损害,故此联合用药不适宜。再如:医师为肠炎患者联合应用抗菌素类药物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因两者使用,前者能使后者效价降低,故不宜联合使用,如须合用,两药服用至少间隔3小时以上,此时需药师认真交待清楚。
(6)、有重复给药现象;如:医师为感冒患者开具维生素C片和维C银翘片,属于重复给药。再如:医师处方中将维C银翘片与酚麻美敏片联用。这2种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易造成肝脏损害,甚至引起肝昏迷,故不适宜使用。
(7)、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如:医师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开具甲苯磺丁脲和氢氯噻嗪片,因为甲苯磺丁脲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作用可被氢氯噻嗪拮抗,故两药不适宜合用。再如:医师处方头孢菌类药物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因葡萄糖注射液往往使头孢菌类药物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故应选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五、处方调配时,有的药学人员往往会根据取药方便,间隔从货架上取药,对药品质量也不进行检查,这样会造成药品漏发少发。所以调配处方时药师必须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调配药品时还应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六、发药时,有的药学人员不认真复核而造成调配错误得不到及时更正,或不向患者交待清楚药物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等问题,而造成患者用错药、用法用量不正确,从而使患者得不到有效。所以药师在发药时应与处方逐一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用量,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或提示标签,对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应加帖醒目标签,以提示患者注意,如2-10℃冷处保存。
七、防范措施
为防范差错发生,科室应制订明确的差错防范措施如:制订公示标准的药品调配操作规程,有助于提醒调配人员在工作中注意操作要点;保证值班人员数量,调配高峰时间适当增加调配人员,减少由于疲劳和繁忙而导致的调配差错;及时让药剂人员掌握药房中新药信息;发生差错后,及时召开讨论会,分析和检查出现差错原因、后果和杜绝措施,及时
让科室人员了解如何规避类似差错发生;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接受关于差错隐患的反馈意见,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差错登记报;各科室协同防范措施等。
总之,药房的处方调剂工作,要求药师不但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积极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还需要药师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全院医务人员广泛协作,才能最大限度防范处方调剂差错,全面提高调剂质量,保证广大患者用药安全。
第二篇:抗菌药物处方权及调剂权考试题
单县中心医院
口腔科抗菌药物处方权及调剂考试
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总计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
A.2001年5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D.2000年7月1日
2、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至六个月 D.一个月 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 感染不是我国最常见的。()A.尿路感染 B.术后伤口感染 C.肺部感染 D.败血症
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6.下列哪种手术不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疝修补术 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不宜选用()。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8.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以上都不是
9.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下列那药物可选用的药物()。A.阿米卡星 B.万古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四环素 10.肾功能正常,肝功能减退者,需要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是()。
A.妥布霉素 B.阿奇霉素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11.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并接A.5岁以下小儿 B.14岁以下儿童 C.8岁以下小儿 D.18岁以下未成年人 12.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应避免用于()。A.老年人 B.18岁以上成年人 C.12岁以下儿童 D.18岁以下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