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铅笔痕的故事
某个星期一早上,我刚迈进教师就被几个神情焦急的孩子给围住了。他们叽叽喳喳地向我汇报早上发现班内有一张课桌桌面被污损的事。在他们看来,这可是个惊人的大发现,因为我们班已经连续两年多没有发生过一次涂课桌的现象。
循着孩子的指点,我来到了第四大组的一张课桌前。我弯下腰,侧着脑袋,才在暗红的旧桌面上发现了三道隐隐约约被铅笔划过的痕迹。如果不仔细看,真不能一眼辨出。课桌的主人见我看了他一眼,一脸无辜地解释道:
“单老师,这不是我划的,是今天早上才发现的……”我相信他的话,这是个诚实的孩子,但不是他又会是谁干的呢?霎时,周围的孩子们似乎都成了福尔摩斯,又开始七嘴八舌地推测着“犯案的元凶”。最后通过调查得知:
是来上周六假日活动的别班同学涂划的。结果,桌子的主人用心地用橡皮擦了这“罪证”,这事才慢慢平息。
看着孩子们对这三道隐隐约约的铅笔划痕如此“神经过敏”,我由衷地感到欣慰。现在,他们
爱护自己的课桌就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虽然今年我们班用的课桌是学校桌椅大军中的“老弱病残”,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也时常出现螺丝松动的小故障,但孩子们却从不在上面乱涂乱划,更不会在上面刻字。如果课桌的零件坏了,还会主动修理。
“爱护学校公物树立社会公德”法制案例
案例1:
上体育课的时候,刘洋和吴昊在操场上打篮球,刘洋看见旁边洗手池的水龙头坏了,正不断地往外流水。刘洋想去告诉老师,吴昊说:
“你真是爱多管闲事,又不是你家的水龙头坏了,等下自然会有人管的,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打球吧。”案例2:
操场上扔着一把笤帚,经过这里的同学有的迈过去,有的嫌挡路踢一脚。周宇想去捡起来,又一想,谁都不管,我又何必要管呢?
(一)案例分析:
xx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人有了崇高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孩子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爱护公共财物,树立爱我校园美我生活环境的公德意识。
“讲究卫生,爱护公物”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假如全校一千多名学生,每人扔一张纸,可想而知,校园将会变成一个垃圾场,而如果每人都能自觉地捡起一张纸,那么,我们的校园将会永远保持整洁,优美的环境。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是一件多么愉快舒心的事啊!应该说,道德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公物与环境似乎不是“人的关系”,而公物与环境是公众都享用的东西或场所,对公物的爱护和环境的保护涉及公众一致的利益,也就是说通过公物与环境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爱护、保护公物与环境的人就有道德,反之,就不讲道德。
(二)教育理念与方法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话题是传遍了大街小巷,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呢?清晨,当你走到
操场,会闻到校园四周花草的清香,当你步入教学楼内,你会看到明亮而又干净的走廊。这些良好的环境给我们每人带来愉快舒适的心情。但这么舒适的生活得靠我们每人来保护,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因此,我们要教育每一个孩子遵守社会道德,爱护公物,做一个文明学生。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中重要的一部分。遵循这方面公德,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舒适和干净,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还是社会风尚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一个民族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爱护公共财物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公共财物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观念。
有了这一观念就能自觉自愿地把它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处处自觉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见到有人损坏公共财物能主动劝阻,对故意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能机智勇敢地想办法制止。
方法之一:
征集关于“爱护学校公物,树立社会公德”公益广告语(分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最出?)
附:
精妙公益广告语欣赏: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情。
爱护公物●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 + 1 = 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林。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保护树木,就是保护自己。
●芬芳来自鲜花,xx需要您的呵护。
●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方法之二:
调查采访:
就“学校公共财物保护情况”开展调查活动,每月每班评出一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光荣之星”。
方法之三:
学习《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倡议书: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挪动桌椅,小心翼翼;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开门开窗,轻手轻脚;
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在墙上蹬踏留迹;
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拾起地上的杂物,保持校园卫生;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公物;
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公物。
方法之四:
开展全校性的“爱护学校公物,树立社会公德”签名活动。
让同学们将“爱护学校公物,树立社会公德”这一意识立志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
方法之五:
各班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绘画,作文,手抄报等多种评比活动。
(三)依法有据
我国公共卫生xx的基本要求是:
(1)保持环境的整洁。这方面的规则有: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不随地大小便,不随便张贴涂写。
(2)保持环境的舒适。这方面的规则有:
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不污染环境,不随意砍伐树木,不损坏花木,维护环境的净化、绿化和美化。
《新版小学生守则》第二条: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新版小学生守则》第十条:
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第十四条:
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xx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第十五条:
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
失主或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