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
  中国古典四⼤名著之⾸,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说,下⾯是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家⼀起来看看!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
  2010年7⽉,规模宏⼤的新版《红楼梦》在迅速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争议之声也纷⾄沓来。有留在⼈们⼼中的“经典”旧《红楼梦》作对⽐,新《红楼梦》⾃然⽽然遭遇了众多指责,但是⽆论如何,新旧《红楼梦》相差了23年时间,两部电视剧⾝上有着两个不同时代的鲜明的审美烙印。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2010年7⽉,同样规模宏⼤的新版《红楼梦》亮相⼭东电视台影视频道及国内多个地⾯电视频道,在迅速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争议之声也纷⾄沓来。有留在⼈们⼼中的“经典”旧《红楼梦》作对⽐,新《红楼梦》⾃然⽽然遭遇了众多指责,但是⽆论如何,新旧《红楼梦》相差了23年时间,两部电视剧⾝上有着两个不同时代的鲜明的审美烙印。
  总体⽽⾔,旧《红楼梦》有着更为浓厚的古典情怀;新《红楼梦》则是娱乐资本运作的⼀个结果,烙上
了艳俗、热闹的消费时代审美特征。
  关于故事结局红楼梦史湘云
  旧《红楼梦》:宝⽟沦为乞丐,结局很悲剧
  新《红楼梦》:宝⽟⾼中,结局成喜剧
  在新版⼤结局中,宝⽟和贾兰去考科举是贾府的⼀桩⼤事。⽽这也直接减缓了贾府分崩离析的速度——— 成绩出来后,宝⽟中了第七名,贾兰也考了第137名。皇上⼤悦,⼤赦荣府,贾珍、贾政能够继续世袭官位,⽽所抄贾府家产也全部偿还。
  在旧版中,宝⽟沦为乞丐后,中秋夜提着⼀只花灯⾛在桥上,没想被⼀队官府⼈马推倒在地,灯碎了(连这点最后的念想也没了)。这时湖上漂过来⼀只吹吹打打的花船,在船头焚⾹祭⽉的浓艳歌伎正是史湘云。
  有红学家认为,宝⽟是绝不可能考取功名的.,因为他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同时,皇帝也不可能对贾府⼤赦,因为曹雪芹的⽗亲当时被皇帝放了,但并没有将家产归还,从这点来看,《红楼梦》中贾府也不可能得到⼤赦。
  在新版《红楼梦》的⼤结局中,巧“出嫁”的情节占了不少篇幅。⽽巧最后也没有像87版那样堕⼊青楼,⽽是跟着刘姥姥到乡下避难。
  ⽽在旧版中,刘姥姥带着已长成少年的板⼉,千⾥迢迢去巧,最后终于在⼀家青楼打探到了她的消息。
  有红学家认为,巧肯定被卖⼊了青楼,⽽且也是刘姥姥去救的她,这是研究红学的专家们都⼀致认可的。
  另外,新版中宝⽟出家后,宝钗似乎并没有太过伤悲,镇静⾃若,她此时已怀了宝⽟的孩⼦。⽽旧版中宝钗的结局是最后被宝⽟抛弃独⾃守寡。红学界有⼀种考证就是宝钗婚后还是处⼥之⾝,因为宝⽟
出于对黛⽟的怀念,没有和宝钗同房,再说他们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不可能就怀孕了。同时⾼鹗很封建,总是觉得应该有⼉⼦来送终,但曹雪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新《红楼梦》沿⽤了120回的版本,虽然后40回评价不⾼,但编剧的出发点就是忠于原著。⽽旧版《红楼梦》则吸取了当时红学界的研究成果,舍弃了后四⼗回的主要情节。从这⼀差别来看,新《红楼梦》反⽽显得很保守,旧《红楼梦》的观念则相对更加“超前”。
  关于台词
  旧《红楼梦》:语⽓舒缓,容易听懂
  新《红楼梦》:照搬⼩说,听着费劲
  在新《红楼梦》中,频繁出现的画外⾳被⼀致认为⽐较雷⼈。在第⼗五集中,宝⽟从房间⾥追出来和黛⽟说话,企图表明⾃⼰对黛⽟的爱意,跟黛⽟说让她“放⼼”,此时突然响起⼀个声⾳浑厚的画外⾳,说黛⽟听到宝⽟这番话,⼼⾥如何如何的感动。这⼀浑厚的画外⾳让很多观众惊愕不已,突兀的画外⾳把两⼈间细微的情感荡涤得⼀⼲⼆净。
  ⽽在前两三集中,为了交代故事由头,画外⾳出现得更是⼗分密集,难怪有⼈⽤“看图解说”来讽刺李少红。在旧《红楼梦》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有意思的是,在新《红楼梦》中,台词基本上都来⾃原著⼩说,有观众曾经拿着书对照过,结果显⽰,“演员们都照本宣科,李少红⼏乎是在做⼀部⼴播剧”,真是“太忠于原著”了。
  当然,由于原著⼩说中的⼀些词句⽐较⽣僻,这也导致很多观众“整不⼤明⽩剧中⼈物说的啥意思”。在这⽅⾯,旧《红楼梦》则显得不太忠于原著,台词基本上都是现代⽩话,基本能为普通观众所接受。但是在⼈物说话的语⽓上,旧《红楼梦》显然更具古典⽓质。⽽新《红楼梦》中虽然⼀句句都是原著⼩说中的话,但是节奏太快,依然不免⼼浮⽓躁的现代病。
  关于⼈物形象
  旧《红楼梦》:就像从古画⾥⾛出来的
  新《红楼梦》:就像现代⼈穿上了古装
  早前新《红楼梦》剧组公布⽚花时,就有⼈觉得蒋梦婕演有点太胖,没有林黛⽟“我见犹怜”的⽓质。等到电视剧⼀播出,蒋梦婕版的林黛⽟⼀出场,果然给⼈这种感觉。
  显然,很多⼈依然更喜欢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的陈晓旭,有观众认为:“陈晓旭演的林黛⽟更具有林妹妹的⽓质。形象⼗分柔弱,⽽且举⼿投⾜都很有古典⽓质。蒋梦婕则太浅薄了⼀点,脸上看不出什么内容。”
  在《红楼梦》中,少年和成年林黛⽟都由蒋梦婕⼀⼈扮演,但是少年和成年宝⽟则由两个不同的演员饰演,其中于⼩彤饰演的是少年宝⽟。少年宝⽟⼀亮相,其清秀俊朗的外形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但是也有观众表⽰,这个贾宝⽟看着实在太像个孩⼦,所以和林黛⽟眉⽬传情时,像是在搞“弟恋”,尤其贾宝⽟暧昧地拉秦钟的⼿,让⼈觉得挺别扭,⼩宝⽟和袭⼈“初试云⾬情”的情节因此也颇为雷⼈。  邓婕在旧版《红楼梦》中饰演的王熙凤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对于新版“凤辣⼦”,观众⾃然也格外期待。但新版“凤辣⼦”姚笛的⾸次亮相,⽓场明显不⾜。⽼版的邓婕⼀出场就给⼈不怒⾃威、⼋⾯玲珑之感,姚笛造型虽华丽,但举⼿投⾜间总有些牵强,表演的痕迹过重,刻意往“狠”、“辣”上⾯使劲,⾻⼦⾥却依然温婉。
  有⽹友总结,也许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氛围就⽐现在要更古典⼀些,所以经过培训,旧
《红楼梦》中的⼈物就像是从古画⾥⾛出来的⼀样,⽽新《红楼梦》中的⼈物则缺乏这种古典⽓质,怎么看都像是现代⼈穿上了古装。
  关于⾳乐
  旧《红楼梦》:意蕴深远很动情
  新《红楼梦》:“咿呀”声声像⿁⽚
  旧《红楼梦》的⾳乐⼀直被奉为经典,那⾸《枉凝眉》更是成为⼏代⼈的记忆。据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回忆,作曲家王⽴平是流⾏歌曲的作者,当年四⼗岁的王⽴平主动到王扶林,跟他说:“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时代贡献给《红楼梦》。我试写⼀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你就⽤我;如果写的不好,我⼀分钱不要,我⾃⼰就⾛。”于是,王⽴平与剧组⼀起待了四年,其中《枉凝眉》⼀⾸曲⼦就花了⼀年时间。王⽴平⽤四年⼼⾎谱写了这些传世经典⾳乐,被称为“⽤⾳乐写《红楼梦》的⼈”。
  在新《红楼梦》中,⾳乐显然成为其中的⼀块“短板”,其中经常出现的“咿呀”的声⾳显得“太阴沉”。另外,新《红楼梦》的主题曲显然也没有像旧《红楼梦》⼀样能深⼊⼈⼼。
  关于拍摄资⾦
  旧《红楼梦》:总投资680万
  新《红楼梦》:总投资超过1亿
  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表⽰,当年拍《红楼梦》的总投资为680万,除了⼭东的⼏家企业投了250万,其他都是官⽅拨款。在1987年“飞天奖”评选中,《红楼梦》获得了特别奖。评奖委员会发给剧组⼀万块钱的奖⾦,分到导演王扶林个⼈⼿⾥,是400元。拍了5年《红楼梦》,王扶林得到了400元奖⾦。
  ⽐较起来,新《红楼梦》就显得财⼤⽓粗了。该剧总投资超过⼀个亿。该剧出品⽅之⼀——— 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新《红楼梦》开拍之时的投资是100万⼀集,⽽当时市场上⼤部分电视剧的投资都在60万⼀集左右。拍摄期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也追加投资,并为红楼梦剧组提供了16个摄影棚,保证了“元妃省亲”等⼤场⾯的拍摄。“最终全剧的总投资超过⼀个亿,平均200万⼀集。但因为我们很早就卖到很多电视台,所以还是不赔的,盈利空间在百分之四⼗左右,也就是4000万吧。”
  拍⼀部完整的旧《红楼梦》花的钱,还不够新《红楼梦》拍四集。但旧版播出即成经典,新版⼀播却收获⼀地鸡⽑。原因也许很复杂,但商业对审美的伤害,显然是⼀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