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教案
      【教学设想】
    《师说》教学拟用 3 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首段,第二课时学习第 2 段.第三课时学习 3 、 4 两段并总结全文。(本教案为第一课时)
    《师说》是韩愈散文压卷力作之一。“师”、“道”二字为全篇灵魂,总系于篇首,全文以“浩然之气”灌注。其势亦蓄于篇首。故扎实抓好第 1 段的教学,就奠定了认识全文的基础。
    文言知识方面,按教材系列当重实词。第 1 段中,“师”的用法已见 3 种,中含首次要求作理性把握的意动用法,是为重点;其余“道”和“业”的特定含义,“受”的通假,亦予搞清。此外虚词中“乎”的介词用法,“也”的句间停顿作用,“所”字结构,也适当复习。
    韩愈师道之论,雄踞中国思想界千二百年,以中唐世情说穿百代通理,于人于文,均有可鉴,因此教学中对韩愈“奋不顾流俗”的精神和“师道”的古今通义,不可不及。
    教法当以教学对象为本,以本人执教班级而论,教材处理不拟作大幅跳跃,而优先考虑讲授与谈话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地位,复习文体特点,懂得写作背景。
    1. 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韩愈散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2 .由已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少年中国说》等篇总结出:“说”是议论,“说”前的文字提示了文章的论题,“师说”这个标题,表明“说”的对象是“师”。师说韩愈
    3. 韩愈为什么要专以“师”为论?
    摩腹上一个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大力鼓吹儒学,反对佛老,并希望借提倡先秦两汉古文传统的名义来扭转当时写文章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歪风,这就要靠师承关系大力宣传并推行自己的主张,于是“师”的地位显得异常重要。
    当时在士大夫阶层中间,从师学习的风气衰落到了极点(举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写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有关内容为佐证),因此韩愈要靠师承关系推行自己的政治和文学主张非常困难。
    所以,韩愈在勇敢地“抗颜为师”的同时。写了这一篇《师说》,向歪风盛行的社会高声倡导他“从师学道”的主张。
    (二)诵读课文第 l 段。
心博    1.以第 1 句为例提示要重视停顿和重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重读“必”。“必”语气坚定,斩钉截铁,表现了韩愈向“流俗”挑战的决心。
    2. 齐读第 1 段。
    提示:不仅要读得准确,而且要读出“抗颇为师”的气势。句中的“也”表语气停顿.应顿在“也”后,作用是强调“也”前的词语(“闻道”)。
    (三)研习第 1 段。
    1. 认识“师”的意义和职能
    韩愈说的“师”,有特定含义,非指“童蒙之师”。他认为“师,必须具备三种职能:传道,受业,解惑。“道”,就是儒家以仁义道德为中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整套大道理。即擂家道义。“业”就是“经传六艺”等阐释儒家道义的经典。“惑”则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间题。“受业”的“受”与今“授'为一对古今字。“受”甲骨文中是一只手把东西交给另一只手,所以无论“接受”、“交付“都用这个字。后造“授”表交付,“受”才单表“接受”。这种情况语文课本也归入通假一类。
    2.认识“师”的职能之间的关系。
    讨论:“师”的三个职能有无主次之分?哪一个是最终目的?
    明确:“受业”是为了“传道”,而“解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业”,从而理解“道”。所以“传道”是根本职能。若不是这样的“师”,就无法完成鼓吹儒学、推动古文运动的任务。
    学生翻译“师者”一句,先直译后意译。(兼及“所以”用法。)
多肉桃蛋    3 .认识韩愈“传道”之说的价值。
    韩愈打破了仅仅把“师”的职能看作教书识字的世俗局限,指明了“师”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传道”扭转世风,这点古今有相通之处。
    学生讨论古今师道的异同。明确:古今“道”、“业”、“惑”的时代及阶级内容有所不同。但韩愈师道之说将“传道”列于首位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师”的根本职能是“传道”。“道”既要“传”,说 明不可先天获得,所以作者说:“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既然人莫能“无惑”,而“师”可“解感”,则可以推出“一切人都应从师学习”的结论。
    示小黑板 A 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辨析 3 个“惑”字。翻译。
    5 .认识从师学习的正确态度。
    诵读“生乎吾前”至段末。
    示小黑板 B 面:“生乎吾前后,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检讨书自我反省500字    思考:从这三个“师”中先排除一个差别最大的,再辨析剩下的两个。
    讨论后明确:先排除后面一个(名词)。“师(道)”是“学习(道)”,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师(之),是“以(之)为师”,属意动用法(用学过的有关例句印证之:不耻下问,草菅其命,吾妻之美我)。
    兼及“乎”、“所”的用法。翻译这几个句子。
    讨沦:文中提到从师的态度,最明确的是哪一处?这个论断与上文有何逻辑联系?
    明确:从师的正确态度概括起来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以有道者为师),它的理论依据就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既然“传道”是“师”的根本任务,那么择“师”当然非“道”莫属,其余无论年龄、地位、学历……均可置之度外。
    6 .认识韩愈师道之论的局限性。
    思考:“师”是否能传一切“道”,授一切“业”,解一切“惑”?
    明确:韩愈对“师”的作用强调过分了,与我们今天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相悖,这是他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7. 简要梳理第一段论证的逻辑关系。
    (四)初步理解韩愈写作的“浩然之气”。
    将本文与《小石潭记》一类散文比较,从感性方面领会本文的气势。本文的气势从哪里来?
    1.文章本来就有战斗性,几乎每一个观点都与世俗偏见尖锐对立,充满正义之气。
    2. 严密的逻辑产生了不可辩驳的力量。文章起首就抓住了“师”的实质,为全篇议论树立了一个正确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论证从师的必要,显得理所当然;而师者传道,学者师道,就必然可推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 语言的运用在意义上层层转接而下,有一种流动的气势 , 文中多处运用“顶真”辞格,使文气贯接;用词择句多带感情彩,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表(如用“必”表坚定倡行师道;用“无……无……”的句式,明确排除“道”以外的一切从师前提;用“孰能无惑”这样的反问句表示一切人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