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手抄报资料大全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气象手抄报资料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气象谚语(一)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气象谚语(二)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荞麦是个女儿,要的是点雨儿。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气象谚语(三)
立夏三日正锄田。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麦子不怕火烧天,荞麦不怕雨连绵。
象谚语(四)
锄板响,庄稼长。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气象谚语(五)
风乱转,不用算。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气象谚语(六)
锄下有水也有火。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
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
十八天一抓,十八天开花,十八天结实,十八天归家。
气象谚语(七)
风乱转,不用算。
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气象谚语(八)
三伏有雨,好种荞麦。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气象知识:
春天与防病
清明手抄报 简单“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这是北方春天气候变化无常的写照。另外北京的春天还有昼夜温差大、云雨少、多风干燥等特点。这样的气候特别有利于流感、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也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怎么预防呢?首先是“春捂”,意在谨防春寒致病;第二,春宜早起,注意锻炼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第三,春天宜多吃甜味食品,少食酸辣,以强身补虚,预防肝胆过盛。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字面意义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其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指的是洋面水温反常下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现在都成为预报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拉尼娜现象是由前一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它的典型特征是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表温度距平降至-0.5℃以下。因此,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但是,并不是每次厄尔尼诺以后都会出现拉尼娜,据统计,大约不足一半的厄尔尼诺年之后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二十四节气
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观念了,进入战国,魏国人石申编制了一张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关系的星图表,这是全世界第一张星图表,标志着中国的天文学走入一个新时代。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方便以365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天的二月增加为29天。
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29天12小时44分4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354天,比阳历少11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来设定闰月。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和诗歌。
什么是雾?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1公里的理象。雾可以分为多种,常见的有辐射雾和平流雾。辐射雾是地面空气因夜间辐射散热冷却达到水汽饱和状态后形成的,这种雾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又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平流雾是由于空气的水平运动造成的。大雾也属于灾害性天气,许多公路交通、飞行航运等事故就是由于大雾造成的,同时,雾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结合在一起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人工降雨
人工增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一种。人们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飞机、大炮、火箭等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剂,往往可以达到增加降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增雨量可达10%-30%左右。
现代人工增雨活动开始于1946年,50多年来,其科学技术基础已被大量的室内实验、数值试验研究和外场试验所证实。
目前,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项工作,特别是美国、俄罗斯、以列、乌克兰等国家的气象部门通过长期深入的科学试验研究,已经掌握了当地的云雨特点,并且发明了一整套相应的人工增雨技术,不仅在实践上证实了人工增雨的效果,还将其作为一项气象业务长期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