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艾叶诗词
端阳次联翁韵》
明代:杨爵
幽居几度遇端阳,万里关河隔故乡。
端午的诗
龙舟扮出湘江恨,艾草还为人世芳。
几段角团随俗好,一尊绿酒带蒲香。
离骚歌罢浑无事,真个圜庭是福堂。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端午三首 其一》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阮郎归·门儿高挂艾人儿
宋代:佚名
门儿高挂艾人儿。鹅儿粉扑儿。
结儿缀着小符儿。蛇儿百索儿。
纱帕子,玉环儿。孩儿画扇儿。
奴儿自是豆娘儿。今朝正及时。
《见艾有感》
宋代:文天祥
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
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
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
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
《端午》
元代:周权
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