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必备8篇)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3.尝试用团、压、切等技能,在泥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现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超轻黏土、每人自带一个月饼、泥工工具、蛋糕盘。
    2.月饼课件。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1.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很少吃。
    2.播放孩子们收集的月饼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什么形状?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
    小结:月饼的形状圆形的偏多,也有一些心形和方形的形状,花纹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等。
    3.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做呢?
    教师演示:先搓圆再模具中压扁,再用工具刀刻画纹。
    4.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工具刀在上面刻花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纹?鼓励幼儿说出
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大胆用团,压,搓的方法想象制作出各种图案在月饼上面)
    5.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他幼儿学习。
    6.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蛋糕盘里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进行“月饼展示会”活动,并让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饼?为什么?
    7.给幼儿播放展示各种不一样的月饼图片,比如:小鱼的、愤怒的小鸟的、多啦A梦的。
    教师小结:月饼的图案还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做出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来欣赏。
    8.分享品尝:月饼圆又甜。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⒈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⒉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活动准备:
    ⒈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圆形瓶盖若干。
    ⒉收集各种月饼盒。
    活动过程:
    ㈠月饼店开张
    ⒈小朋友知道中秋节吗?中秋节要吃什么(月饼),我们来做月饼送给爸爸、妈妈和你喜欢的人好吗?我们一起来制作月饼吧!
    ⒉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⒊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的图
案。
    ㈡做月饼
    ⒈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⒉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⒊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⒋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饼:用手掌压或用工具压,然后用圆形瓶盖扣在泥饼上,按压成圆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圆形瓶盖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压,然后用手指在圆形泥饼上压出各种花纹。
    ⒌个别指导,鼓励不愿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想办法把月饼尽量做得圆一些。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 第3篇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号。
元宵节的图片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中班快乐的中秋节教案 第4篇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挂图15号;
    2、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