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常见事实、道理论据集锦
素材运用之一
议论文论据【话题内涵】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它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或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以及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坚定的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和坚信理想必然实现的心志的统一。
【名言警句】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孔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
李泽厚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
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恩格斯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宁可孓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丘吉尔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蒙田
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                                                                    ——海伦•凯勒
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卡耐基
即使拿走我现在的一切,只要留给我信念,我就能在十年之内又夺回它。    ——洛克菲勒
【故事新闻【
苏格拉底:不会放弃我的信念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早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因为坚持自己的思想而甘愿被处死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时所说的话。当时奴隶主统治者以传播异说、陷害青年、反对民主的罪名判处他死刑。在死之前,苏格拉底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们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要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让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放弃我的信仰。”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无罪时,他坚定地拒绝了。
运用指导:
只有心怀坚定的信念,才能做到誓死捍卫坚持真理的权利。思想的价值,经由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方能显示出长久的影响力。
赖斯:要比别人做得好
在美国的一个商场里,一位黑人主妇带着女儿在买衣服,却被一个白人店员挡住,不让她女儿进试衣间。白人店员还鄙夷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可那位母亲根本不理睬,她毫不客气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个试衣间,我宁可不在这里买衣服。”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领她们去了试衣间,自己则站在门口望风,生怕有人看到。此情此景,女孩感触颇深。
又有一次,女孩因为在店里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这次又是母亲挺身而出:“请不要这样对我女儿说话。”然后,她对女儿说:“康蒂,你现在把这店里的每一顶帽子都摸一下吧。”女孩按照母亲的吩咐把这店里的每一顶帽子都摸了摸,女店员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
对这些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记住,孩子,这一切都会改变的。这种不公正不是你
的错,你的肤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就要做得比别人更好。”
后来,这位出生在亚拉巴马伯明翰种族隔离区的黑丫头,荣登《福布斯》杂志“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宝座。她就是前任美国国务卿赖斯。
赖斯回忆说:“母亲对我说,你的人生目标不是从“白人专用”的店里买到汉堡包,而是只要你想,并且奋斗,你就有可能做成任何事情。”
运用指导:
做人要有一种不卑不亢的信念。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航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挫折,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永远保持崇高的心灵。要使人生不在平平庸庸中度过,让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信念就是第一道光焰。不卑不届、勇敢做人的信念,是赖斯受用一生的财富。
萨科齐:我必须成为总统
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祖父是希腊犹太人,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则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遭受到歧视和嘲笑。十岁那年的一天,他心爱的山地车被当地的几个孩子摔得伤痕累累,他委屈地向父亲哭诉:“他们总是一起来欺负我,而我从来都是一个人,他们说我是外来的小崽子!”“外来的小崽子?这又怎样,没权利骑山地车吗?不!别说骑山地车,就是总统也一样可以当!”父亲大声地说。那天晚上,他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不是想成为总统,但我必须成为总统。”
萨科齐后来回忆说,童年时的不幸遭遇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独立和自强的性格,希望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十分强烈。萨科齐在学校里的成绩十分出,曾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后来萨科齐加入了右翼阵营,并且结识了倡导戴高乐主义、正在法国升起的政治明星希拉克,成为希拉克的得力助手。在2007年5月6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萨科齐胜出,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谁能想到,萨科齐就是当年那个在日记本里写下“我必须成为总统”的孩子呢?
运用指导:
萨科奇的传奇人生让我们受到多方面的启发:给生命一面旗帜,给自己一个信念,让宏伟目标激励我们冲向人生的制高点;对于生活的强者而言,磨难是一笔财富,它使人的目光变得坚定,理想变得高远,性格变得坚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解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必须学会独立,学会自强不息。
赵小兰:只要有信念,就敢于选择和坚持
赵小兰,华裔美国人。 2001年1月1日,她成为进入美国总统内阁的华裔第一人。在美国劳工部长的岗位上,她又创造了新的优秀业绩。
赵小兰初到美国,生活非常困难,居住条件简陋,语言不通,没有朋友。面对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文化,她总是这样鼓励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她从未觉得困难不可战胜。这种信念首先来源于赵小兰父母的勇气,这种信念还来源于历代华人移民艰苦奋斗的传统,这种信念还来源于对美国宽容他人和热心助人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一切铸就了赵小兰乐观豁达、坚强有力的人生态度,更成就了她辉煌的事业。
本来赵小兰在金融业已有相当的成就,任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时,年薪已
达十多万美元。但是 1983年,她毅然下定决心转变人生发展方向,放弃银行业高薪,考取美国白宫实习生,走上从政之路。
赵小兰说,人只要有信念,就敢于选择。勇于坚持,就能显示出决心和魄力,就能从内心勉励自己克服困难,就一定会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运用指导:
赵小兰的成功源于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坚定勇气,有果敢选择的决心和魄力。这一点,许多人无法做到,谁做到了,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素材运用之二
勇气
【话题内涵】
勇气,指敢做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在我们身边,见义勇为的英雄是有勇气的,因为他们敢于面对歹徒的威胁;挑战极限的运动员是有勇气的,因为他们敢于不断挑战自我;那些
最普通的下岗再就业工人也是有勇气的,因为他们能够直面生活,重新开始…人生之路是拼搏之路,没有勇气就无法开拓前进。
【名言警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临危不惧,勇也。                                                    ——骆宾王
敢为天下先。                                                        ——孙中山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慨——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
勇气是身处逆境的光明。                                        ——沃夫纳格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歌德
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但丁
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特质也就具备了。        ——丘吉尔
幸运喜欢照顾有勇气的人。                                                ——达尔文
有了勇气便能粉碎厄运。                                                ——塞万提斯
太胆小是懦弱,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                        ——塞万提斯
出于虚荣心、好奇心,或者贪心去冒生命危险的人,不是勇敢的人。        ——托尔斯泰
【故事新闻】
沈从文的名气与胆气
1928年,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只有小学文化,带一身泥土气息,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为时不久,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震惊文坛,当时已颇有名气。
但是,名气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满堂渴盼知识的莘莘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十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始讲课了,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十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运用指导:
胆气,是西楚霸王站在猎猎风中血刃敌兵的那把得剑,是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那柄羽扇,是关云长身跨赤兔过五关斩六将的青龙偃月刀。然而,胆气不只是沙场中厮杀的无畏,不仅指眼看血流成河的镇静自若,也指沈从文一样的坦言与直率。
张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张强,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小学三年级时,一场车祸夺走他左手的五个手指,双腿也因为手术变得一长一短,成了一个残疾人。
张强的教室在四楼,当他跑到三楼时,地震已将教学楼扯开了无数裂口,砖头、水泥块、楼板开始垮落。他看到了楼外的升旗旗杆,纵身越过三楼的阳台,死死地抱住旗杆,平安地滑到地面。
自己脱险后,他立即跑向废墟救人。没有工具,只能用手,左手不行,他就用右手。当救助队来时,张强已经从废墟中救出了四名同学。而他的右手被划出了无数道血口,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第二天早上,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张强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在成都、德阳和金堂等地,进行志愿服务。
运用指导:
在优秀少年张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三种勇气:一是因车祸而残疾后的生活勇气;二是强震中,跃出教学楼抱住旗杆的逃生勇气;三是逃生后,冲向废墟,营救同学的仁爱勇气。
华罗庚向权威挑战
1930年的一天,没有上过大学的年轻的华罗庚,看到一篇数学论文,作者是当时的权威人士——数学家苏家驹。华罗庚反复读了几遍,觉得这篇论文有问题。他迅速拿起笔来,经过缜密的推理和运算,竟得出同苏教授的论文完全相反的结论。经过反复验算,他最后认定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发表了论文,并在数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运用指导:
华罗庚最可贵的地方,是他不但不迷信权威,而且勇于向权威挑战,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跨出勇敢的一步
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某天突然开进来了一辆汽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说话。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说:“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单眼皮儿,脸蛋红扑扑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你会唱歌吗?”男子问。“会。”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子开口就唱,一边唱还一边扭,“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