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的艺术特
一、朴素直白,京味十足
齐肩直发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学习、恋爱、结婚甚至连他告别人世都在北京。所以,北京的自然景观、地理环境、传统习俗都是他散文创作的源泉。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可以面向着快乐的坐上一整天的积水潭,温和的香片茶,胡同里各房子的院子和树,牵牛靠山竹草茉莉青菜果子等,老人都深深的爱着。“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味双全,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1)一个腊八蒜就能被他说的如此的味双全。再看他的写的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2)单看这几个词谁也不会联想到花生,就是老舍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只会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邻家的女孩,相貌平平干干净净的令人越品越喜欢。就像老舍先生的文风和语言,永远都是那么的和蔼亲切,他从不会为诱惑读者故意雕饰文字,他不板面孔、不摆架子,也不说空话,以他直白的语言,简洁朴实的形式,贴近生活情感内容,真真切切的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全凭自己的思想牵着笔头,自然、率真地从心底流淌出来。老舍先生自己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清浅简炼的著作。”这种境界也许就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吧!广州百佳
老舍先生被称为“20世纪的‘京味’文学宗师”。在他的散文当中,无不处处体现着他独特的京味儿。记得舒红眼鹰蜥
乙先生是这样看老舍先生的京味儿的,他认为老舍先生的京味儿和现在的一些作家是不同的,他不是那些把京味故意作为写作的手法来用的,更不是那种京片汤子话。的确是啊!他的京味儿是不自觉地带出来的,温文尔雅,自自然然的。像“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门道”放在这里是绝对要比“途径”“方法”等更为贴切。“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是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当时的教材作了改动,是“非要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估计当时的编辑也一定下了一些苦心来改,但是当我读到原文时,才觉出这个“拉倒”与“可”的味道其实是大不一样的。还有“差不离”“赶趟儿”“设若”等京腔浓郁的话经常出现在他的散文当中,他就是这样给我们讲述着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琐事,却也在为我们诠释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就让往事随风二、喜性自然,尤爱绿
老舍先生的散文取材很广,其中短小,精炼的一些写景散文占到了很大的篇幅“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雨后,韭菜叶上还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3)都能成为他散文的素材。象《到了济南》《非正式的公园》《趵突泉的欣赏》《内蒙风光》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作。在这些优美的文字当中饱含着老舍先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挚爱。再细读这些文字,不难看出他对绿的偏爱。“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岭的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绿的无以名之......”(4)“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
灰绿,各种的绿,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5)这是壮观的林海的绿和叶海的绿。再看看柔美的绿:“那份儿绿,除了上帝心中的绿,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象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皮,做着绿的香梦。”(6)《一些印象》优美和壮美被老舍先生都用饱含生命的绿来
诠释着。然而,不仅仅有绿,还有一种青,这是一种由绿提炼出来的颜。“它的青是包住了全山,没有露着山骨的地方;而且,这个笼罩全山的青是竹叶,楠叶的嫩绿,是一种要滴落的,有些光泽的,要浮动的,淡绿。着个青使人轻快,可是不敢高声呼唤,仿佛怕把那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惊坏了似的……这个青是使人吸到心中去的……当这个青在你周围,你便觉得一种恬静,一种说不出,也无须说出的舒适。”(7)作者从视觉――从青山到竹叶再到楠叶,写到了感觉――这个青是使人吸到心中去的。用青为背景更衬托着那“浮动的”“光泽的”似乎又是娇滴滴的,使人不敢触碰,不忍惊动的绿。这段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的对绿描写,意境优美,诗情浓郁,似乎使人感到一种恬静与舒适就萦绕在你的周围。在老舍先生的散文当中我们极易发现对绿的赞美,他在描写绿时从不吝惜笔墨,又绝不雷同!可见他对绿的钟情。
三.幽默与讽刺
老舍素有幽默大师之称。他的幽默小品散文起于30年代,直至60年代。当年老舍到齐大后,刚写出长篇小说《大明湖》不久,林语堂即在沪上大倡幽默,接连推出《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三本幽默小品杂志,而引老舍为同调。“他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曲艺创作都闪烁着幽默的光辉。但长期以来,由于他的小说、戏剧驰名中外,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散文,尤其是小品创作。其实从他的小说中更可以洞见其幽默个性,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从而别具魅力,另有异彩。”(8)他的《考而不死是为神》《有了小孩之后》《文艺的副产品》《写字》《当幽默变成油抹》等幽默的小品文读了以后都会另我们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
老舍散文“光荣是中国的,艺术之神多着一位。天上落下白米饭,小鬼闷闷的哭;因为仓颉泄漏了天机“他用这么“高伟的诗”来自嘲自己的字“行列有时象歪脖树,有时像曲线美。整齐自然不是美的要素;要命的是个个字像傻蛋,怎么耍俏怎么不行。”(9)这种自我解嘲当中又带着自己对艺术的完美的追求。他浸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得这么着,上午,你的一切都是代数,仿佛连你是黄帝的子孙,和姓字名谁,全根本不晓得。你就像刚由方程式里钻出来的,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亚历山大,秦始皇等就是你的爱人……”“设若你把x+y和一八二八弄到一处,或者唐朝的指数,你的分数恐怕要二十上下。”看似是在说笑,但是实际上老舍先生是通过这种幽默的文字辛辣地讽刺着当时残酷的考试制度“被考死的自然无须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放胆活下去吧,这已明明告诉你,你是十世童男转身。”(10)老舍的幽默散文当中有对教育制度的讽刺象这篇《考而不死是为神》;也有对教育界的反思象《
我可爱的妹妹真正的学校日刊》;更有对人性的批判和赞美。象《有了小孩之后》《一天》等读了会让人在不禁捧腹的同时,引人深思。总之,老舍的幽默是融汇中西的,是睿智深刻的,又是内敛宽容的,他将酸甜苦辣全熔铸在一笑之间。且是雅俗共赏的,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