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亮点分析及复习建议
作者:何云霞
来源:《高考金刊·理科版》2012年第09
        与去年相比,2012诗歌鉴赏题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首先,作品集中在唐宋时期,金元诗歌、明清诗歌每年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基本不选用。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注意这一规律。
        其次,所考内容集中在8大类。(1)思远怀人,如课标卷晏几道《思远人》;(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江城子》;(3)羁旅愁情,如四川卷曹伯启《子规》;(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5)风物写真,如上海卷张九龄《春江晚景》;(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北京卷金銮《柳堤》;(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度破讷沙(其二)》;(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望江南》。其中考托物寓意的试题最多,同学们可在平时加强这类题型的训练。
        第三,今年高考对炼字考查有所加强,如安徽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
二字的妙处,湖北卷要求对春夜喜雨赏析“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二字作简要赏析。由此可见高考对语言考查的重视。
        试题亮点分析
        今年高考命题的主要亮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能力考查。
        1 比较鉴赏
        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7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作:纵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