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附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言必信,        。 (《论语•子路》)
(2)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随风潜入夜,          。 (杜甫《春夜喜雨》)
(4)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用新颖的比喻描绘边塞的奇异雪景,抒发诗人的惊喜之情。
(8)中秋佳节,小妍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送给远在外地的,表达对她的思念和祝福。
2.(9分)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ㅤㅤ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20点04分璀璨呈现。诗意的ǒu 然,浪漫的创意,巧妙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全球无数观众带来了一场“很中国”的视觉盛yàn 。节目中黄河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
递出来,这包含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打破隔.
(  )阖、互相理解,这不仅是奥运会的功能,也是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倡导的理念。开幕式中,随着奥运火炬冉冉升起的,是由各国小雪花共同组成的世界大雪花。在遭受过新冠疫.
(  )情的全球挑战后,“更团结(Together )”这个词写进了奥林匹克宣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雪花盛景,展现的是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和包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无数观众
B.传统哲学
C.看待世界
D.奥运火炬
(3)根据语境,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3.(7分)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魅力‘盐’文化”主题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探•字中盐】为探究“盐”的本源,小妍查到了篆书的“盐”字(如图),但不太懂。
于是去问老师。
ㅤㅤ老师:“盐”由“”而来,“卤”是天然的咸水。你们看“盐”字的结构:左上角“臣”,应该表示官员在旁监督;右上部是“人”在倒“卤”水:下面的“皿”
字,应该是煎煮的器皿。
ㅤㅤ小妍:哦,我懂了,“盐”字的本意是
【悟•事中盐】在同学们收集到的“盐”文化资料中,一则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ㅤㅤ一天,朱德在井冈山一个茅草房,看到一个脸灰白泛黄的老大爷,关心地问:“老人家,您生病了?”老人断断续续地说:“我几个月没有尝过盐的味道了,连路都走不动了。”回去后,朱德虽然知道部队盐也很紧缺,还是把缴获的食盐分出一部分送给老乡。老人看着红军送来的一包盐再三推辞,战士说:“收下吧,老人家,朱军长说了,我们红军与人民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老人含泪收下了。
读了故事,你感慨道:故事中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表现了
【辨•食中盐】小妍说:“战争年代的盐那么珍贵,现在却有人谈‘盐’变。那我们究竟怎么吃盐才好呢?”于是她在网页论坛上发出求助帖。
查看2011
多盐?少盐?无盐?
回复18
小妍 发表于22﹣6﹣2 19:06:42
各位大神,求教,平时饮食多盐好,还是少盐好,甚至无盐呢?
YY 妈妈 发表于22﹣6﹣2 19:16:55
少盐好,盐吃多了容易得高血压,尽量少吃腌制、熏制和烧烤的东西,
对身体不好。
钠镁铝老师 发表于22﹣6﹣2 19:48:20
你好,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能够促进消化,没有钠,人会无精打
采;但要整体考虑全天食物摄入量,因为除了食盐本身外,其他食物中
也含钠。
减肥达人 发表于22﹣6﹣2 19:52:19
饮食宜清淡,无盐境最高。
公共营养师 发表于22﹣6﹣2 20:03:0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在家
烧菜要按照人份计算总盐量,做到心中有数,少吃腌制、熏制的肉类。
看完回帖,你们明白了应该怎样科学控制每天的摄盐量:
二、阅读理解。(64分)
4.(23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赠萧璃①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②识诚臣。
春夜喜雨赏析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进白(全唐进》)
【乙】
ㅤㅤ贞观八年,房玄龄、高士廉于路逢.窦德素,问北门③近来更何营造。德素以闻④。太
宗乃谓玄龄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少有营造,何预⑤君事?”玄龄等拜谢。魏征
进曰:“玄龄既任.
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且所为有利害,役工有多少,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所为不是,虽营造,当奏陛下罢之。此乃君使
臣、臣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而陛下责.之,臣所不解;玄龄等不识⑥所守,但知
拜谢.
,臣亦不解。”太宗深愧之。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萧璃:与巍征、房玄龄、高士廉等同为贞观二十四功臣。②板荡:这里指动乱之世。③北门:指皇宫后苑,下文“南街”指中央官署。④以闻:把这件事告诉太宗(李世民)。⑤预:干涉。⑥识:知道。
(1)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B.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C.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D.疾风/知/劲草 玄龄等/不识所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于路逢.
窦德素
②玄龄既任.
大臣
③而陛下责.
④但知拜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所为善,当助陛下成之。
②太宗深愧之。
(4)回答下面问题。
①自选角度赏析【甲】诗前两句。
②【甲】诗题目有的版本叫“赐萧璃”,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乙】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与“谏”有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不同之处。
(6)根据【甲】诗和【乙】文内容,简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怎样的人。
5.(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摘自联合国报告《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ㅤㅤ材料二
ㅤㅤ2021年7月17~24日,河南多地出现破纪录极端强降水事件,具有过程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降水极端性强等特征。河南有39个县市累计降水量达年降水量的一半,其中郑州、辉县、洪县等10个县市超过常年的年降水量。累计雨量超过250毫米的覆盖面积占河南国土面积的32.8%。1小时最大雨强201.9毫米,创下中国大陆小时气象观测降雨量新纪录。郑州等19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32个县市连续3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ㅤㅤ针对当地在本次灾害应对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提出改进建议:深入开展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及运行情况评估,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整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水平,广泛增强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摘编自“中国气象同”及《南方周末》相关报道)ㅤㅤ材料三
ㅤㅤ2021年7月伦敦遭遇暴雨侵袭。道路被淹没,公交车被困在洪水中。有些英国人认为:洪灾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但“超级地下室”的兴建增多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一旦大雨倾盆,未开发的草地和土地容易吸收雨水,但如果大量建设地下室,降水无处可去,就容易导致洪灾。
(摘编自《世界博见》2021年9月)ㅤㅤ材料四
ㅤㅤ“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预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