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填空题
现代文学部分
1.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2.《青年杂志》1915年第一卷第3、4号上连载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揭示了文艺进化论是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是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的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
4.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5.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革命文学的宗旨,强调“国语的文学”也就是文学工具的革命,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
6.林纾连续发表了两篇文言文小说《妖梦》和《荆生》,以影射的形式痛骂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的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激进派的大本营,五四退潮后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杂志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
8.胡适在1920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
9.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是新诗摆脱旧诗集窠臼的标志性作品。
10.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上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中国文学体裁的一个新品种—杂文。
11.1919年3月,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在《新青年》上发表,宣告了中国自己创造的第一部话剧剧本的诞生。
12.1921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北京诞生。
13.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的代表,废名是“乡土抒情派”的代表。
14.在中国的话剧史上,第一个值得纪念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由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组成。
15.1922年,田汉创办了《南国》半月刊,从此进入了他的长达8年之久的“南国”艺术时代。
16.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美文》,指出国外美文的相关分类。
闻一多的“新格律诗”具备的三美要素为“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7.现代诗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18.1928年2月《创造月刊》第一卷第9期发表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与《文化批判》第2卷上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两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向第二个十年过渡的宣言。
19.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宣告成立,鲁迅做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演讲。
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体现了“丰收成灾”主题的三部小说是:茅盾的《春蚕》、叶紫的《丰收》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21.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活动和文学创作,分成了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三大板块。
22.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汉口成立,提出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23.“好一记鞭子”指的是《三江好》、《最后一记》和《放下你的鞭子》三个作品。
24.被称作“新《官场现形记》”的讽刺喜剧是陈白尘的《升官图》,是描画蒋介石集团的“百丑图”。
25.1933年8月创办的《大同报•• 夜哨》,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夜哨”的作家,他们是最早显现抗日救亡文学实绩的。
26.七月派是抗战爆发后涌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胡风是七月派的核心人物。
27.40年代后期,围绕着《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诗刊逐渐聚集在一起了一批有相近艺术追求的诗人,他们因出版合集《九叶集》而被称为“九叶诗派”或“新现代派”,这一派深受冯至的影响。
28.1942年5月,亲自主持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5月2日和23日发表了两次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9.在谈到文艺与传统的关系时,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理论原则。
30.1945年春天,由延安鲁艺师生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著名新歌剧《白毛女》问世,拉开了我国现代民族歌剧的序幕。
31.标志着解放区诗歌创作最突出成就的是民歌体长篇叙事诗,其中《王贵与李香香》可以称之为典范之作,诗人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创造的。
32.1941年10月,丁玲为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在《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我们需要杂文》,率先倡导抗日民主根据地依然要大胆写杂文,把杂文当做革命队伍内部批评的武器。
33.周立波的《战场三记》是《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和《南下记》。
3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最终建立理想“人国”。
35.除了早期的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鲁迅一生创作了33篇白话小说,分别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其中《呐喊》14篇(《不周山》后改名《补天》,收入《故事新编》),《彷徨》11篇,《故事新编》8篇。
36.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造的白话小说。
37.鲁迅是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开始其杂文创作的,鲁迅杂文可以称作现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和现代中国人的“人史”。
38.鲁迅的杂文《灯下漫笔》将中国“一治一乱”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39.郭沫若创作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荣》(荣字不对)。
40.郭沫若的“抗战史剧”包括《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孔雀胆》、《高渐离》和《南冠草》,其中《孔雀胆》悲剧性最强的作品。
41.茅盾小说的三部曲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小说的三部曲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43沈从文的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传说、都市讽刺和乡土抒情。
44.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监狱写成的,最初发表在1933年的《春光》杂志第一卷第3期上,在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轰动了全国,许多人看了流泪”。
45.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是指《香稻米》、《青龙潭》、《五奎桥》,其中《五奎桥》艺术高。
当代文学部分
1.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的顺利举行,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学发展中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阶段性划分。
2.1965年11月由姚文元执笔写成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将文学批评变成了赤裸裸的政治“判刑”,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随着,在1966年,林彪委托江青炮制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达全国,正式开始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大革命”。
3.1953年2月1日,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提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
主张,强调“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的形式之创造,新的工具之发现,新的手法之发明”。
4.1954年3月,覃子豪和余光中创办《蓝星》诗刊,覃子豪对纪弦关于诗歌“横的移植”的主张提出异议,提出诗要直面人生,表现“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
5.1954年痖弦、洛夫、张默三人创刊《创世纪》,提倡“感性”创作,建立“民族诗型”。
6.针对评论者对《洼地上的“战役”》的批评,陆翎写了长达4万字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的文章进行反批评。
7.1956年5月2日,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目的是促进科学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活跃的局面。
8.建国初期第一次散文高潮,以通讯、特写为主的通讯型散文体式成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9.杨朔在1956年写了《香山红叶》,并以此为标志开始走向了诗化散文的写作道路。
10“第四种剧本”是黎弘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来的。其他的“第四种剧本”还有海默的《洞箫横吹》、岳野的《同甘共苦》、赵寻的《人约黄昏》等。
11.根据“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先进事迹创作的话剧是《霓虹下的哨兵》。
12.《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乡愁》是余光中的作品,他被称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
13.纵观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三个主题:怀旧、矛盾、生与死。例如《游园惊梦》的怀恋,《芝加哥之死》的矛盾、痛苦,《孼子》的灵与肉、父与子的冲突。
14.真正代表新时期文学由惯性写作向自觉写作转化的是1984年前后兴起的寻根文学,其直接触发点是“拉美文学的爆炸”。
15.“伤痕小说”是指暴露十年“”灾难的小说,其发轫之作是刘心武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11期的《班主任》,而它的名称却得之于卢新华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副刊发表的小说《伤痕》。
16.阿城的“三王”是指《棋王》的王一生、《树王》的肖疙瘩、以及孩子王中的“我”。
17.高晓生的“陈奂生系列”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专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陈奂生出国》。
18.女作家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为《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其中《烦恼人生》一直作为 “新写实小说”的经典作品。
19.“中国式现代派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分别是心理小说派(王蒙、宗璞)和心态小说派(刘索拉、徐星)。其中徐星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新时期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20.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实验彩相当浓烈的作品《拉萨河的女神》,成为“先锋派小说”的先声。中国当代作家
21.王安忆的“三恋”指的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岗上的世纪》。
22.“新生代小说”的四种写作类型是:哲学型(或技术型)、私语型、诗意型、写实型。
23.1995年底,几位女性作者独自创作了一份网络女性刊物《花招》。发展到1998年蔡智恒以jht为笔名发表了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被称为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