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__《左传》_____,相传作者是___国的__左丘明____,_______春秋末年___(时间)所作。
2.“春秋三传”是_____《左传》___、____《公羊传》____、__《谷梁传》_______。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记叙了_____春秋初期____(时期)发生在__郑国____(国家)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选自__《左传》________。
4.郑庄公的人物性格___阴狠险毒____、___工于心计______。
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选自___《诗经》______。
6.“亟请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中“亟”的意思是___多次
7.“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是_姜氏_____向郑庄公请求。
8.“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中“岩邑”的意思是_____险要的城邑_________。
9.为郑庄公想出“隧中相见”的是___颖考叔_______。
10.《郑伯克段于鄢》中,“纯孝”的代表人物是___颖考叔_______。
11.“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中“匮”的意思是__竭尽_______。
12.《郑伯克段于鄢》“克”的意思是____战胜______。
13.“无庸,将自及。”(《郑伯克段于鄢》)“庸”的意思_同“用”______,“及”的意思____赶上(灾祸)_____。
14.“不义不昵,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不义”的意思__对君不义________,“不昵”的意思__对兄不亲________。
1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郑伯克段于鄢》)“完”的意思____修治城郭_____,“聚”的意思____集结人马____,“缮”的意思___整修_______,“具”的意思______准备___,“袭”的意思___偷袭,袭取_______。
16.“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出奔”的意思___逃亡国外________。
17.“谓之郑志”(《郑伯克段于鄢》)“志”的意思____本意_______。
18.“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贰”的意思___两属,臣属二主_______。
19.“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郑伯克段于鄢》)“泄泄”的意思是____快乐舒畅的样子_________。
20.“爱其母,施及庄公。”(《郑伯克段于鄢》)“施”的意思___延,扩展_________。
2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害”的意思____祸害_______。
2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厌”的意思___满足________。
23.“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焉”的意思_____在这件事上_______。
24.“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___《郑伯克段于鄢》____________,说的是____共叔段_______。
25.“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国”的意思___国都__________。
26.姜氏的性格特点____偏狭昏聩_______。
27.共叔段的性格特点_____贪婪狂妄______、___愚昧无知_________。
28.“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惊”的用法___使动用法_________。霜冷长河
29.“公伐诸焉”(《郑伯克段于鄢》)“诸”的意思____之于,表对象_。
30.《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作者以___郑庄公______为中心,以__姜氏____、_____共叔段____为映衬,以____蔡仲____、___颖考叔_____等为烘托,使人物性格更为突出。(此题均填人物名称)
31.《燕昭王求士》选自___代文献学者___刘向__整理编订的__《战国策》
32.《战国策》属____国别体____(体裁)杂史,全书分为_12___国策,共__33___篇。记载了__战国____时期__谋臣策士______的言行。
33.《燕昭王求士》主要记叙了____燕昭王____拜访并采纳谋士___郭隗____“礼贤下士”的建议。
34.燕昭王的人物形象____知人善用___、___礼贤下士_、虚心求教__。
35.郭隗的人物形象_忠君爱国、精于谋略、巧于言说_、甘居人后__
36.“千金市马”一词出自_____《燕昭王求士》________。
37.《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的文类产生过影响的有___史传文___、___政论文__。
38.比喻吸引人才,就应该做出爱才惜才的姿态,这样才能使贤毕至的成语是____千金买马_______。
39.“诎指而事之”(《燕昭王求士》)“诎”的意思______同“屈旨”,委屈自己____。
40.“卑身厚币”(《燕昭王求士》)“卑身”的意思___卑躬屈节,降低自己的身份_______,“币”的意思__礼物_______。
41.“北面而受学”(《燕昭王求士》)“北面”是___面向北______。
42.“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燕昭王求士》)“恣睢”的意思是___任意胡为_,“呴籍”的意思是____喘气跺脚,暴跳如雷
43.“服道致士”(《燕昭王求士》)“服”的意思____从事,实行______,“致”的意思___招来__。
44.“寡人将谁朝而可?”(《燕昭王求士》)“朝”的意思__拜见_______。
45.“不能期年”(《燕昭王求士》)“期年”的意思______一周年____
46.“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士》)“师”的用法__意动用法_______。
47.《燕昭王求士》一文中, 燕与秦、楚、三晋合谋,讨伐___国。
48.“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燕昭王求士》)中“三晋”是指_韩___、__赵___、__魏___三国。
49.燕昭王因“礼贤下士”所招揽的人才有____乐毅_____、___邹衍、剧辛_______等。
5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纪传体断代史____。
51.天雨雪(《苏武传》“雨”的意思    雨:落下。   
52.杖汉节牧羊 (《苏武传》“杖”的意思      杖:拄着。 
53.以状语武(《苏武传》“语”的意思         语:告诉 
54.《左传》原名《__左氏春秋______》,又称《春秋左氏传》。
55.《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__左传______》、公羊高的《____公羊传____》、谷梁赤的《___谷梁传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