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护理常规
病危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工地上的风情4、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随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6、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
7、做好口腔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鼓励患儿多饮水。
2、告知患儿穿透气、棉质衣服,寒战时给予保暖。
3、告知患儿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1、冰袋降温时注意避免冻伤。
2、发热伴大量出汗者应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3、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
4、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及早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
5、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本。
红参怎么吃壮阳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韩国帅哥排行榜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天气转凉的温馨话语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市用英语怎么说⑤因疾病或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4)抢救患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5)及时打印重病护理记录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