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发言:
基底节区是脑出血常见的一个部位,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脑卒中的常见形式,在我国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其中又以基底节区出血是最常见的,约占70%。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其发病率较低,但预后差,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病人就是基底节区出血的病人,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
二、主管护士介绍病史,提出护理诊断、措施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简要病史:
1、一般资料:吕珍 女 46岁  2014年11月11日因“头昏、头痛8+年,突发加重伴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
2、入院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形成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入院病史::入院前8+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头痛,无耳鸣、视物旋转,无颈项强直,无四肢僵硬及麻木,无晕厥、一过性黑曚、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
无胸闷、心前区疼痛,无心悸、气紧,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遂到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经降压后症状缓解(具体用药不详)。2+小时前患者头晕、头痛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失语伴呕吐,呕吐出黄白胃内容物,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畏寒、发热等不适,遂急诊送入我院,急诊行头颅CT检查示:脑出血、脑疝形成,以"脑出血"收入我科。患病以来,患者呈浅昏迷状态,未进食,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4、入院查体::体温36.1 ℃,脉搏61 次/分,呼吸17 次/分,血压211/69 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无病容,浅昏迷状态,查体不能配合。泽正常,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未见皮下出血,毛发分布正常,温度,湿度,弹性均正常,无水肿,无肝掌,无蜘蛛痣。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其他异常。眼睑正常。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瞳孔等圆等大,右侧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迟钝。耳廓正常浅昏迷状态,查体不能配合,左侧瞳孔约4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阻阳性,右侧肢体肌张力降低、病理征阳性。
5、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传染病史: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
史:已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及乙脑;否认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
6、个人史:原籍四川省资阳市,农民,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不吸烟,不喝酒。
7、婚育史:适龄结婚体健。女,初潮15岁,每次持续3天,周期28天,末次月经日期2014年11月5日,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共怀孕1次,人流0次,自然流产0次,顺产1次,剖宫产0次,否认葡萄胎,宫外孕史。
8、辅助检查: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形成;胸部CT提示:双肺呈慢支炎征象,散在纤维化改变。
9、方式:手术
1、手术时间:2014-11-11 21:15--11-12 1:20
  2、术中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形成;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北方的狼
  3、麻醉方式:全麻
  4、手术方式:左侧开颅血肿清除术
5、术后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
  6、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再出血;2、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
10主要医嘱及处理:神经外科护理常规Ⅰ级护理  病危 禁食  口腔护理 压疮护理 吸痰 p.r.n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保留导尿接床旁 胃肠减压 观察脉搏呼吸血压 q2h观察神志瞳孔 q2h氧气吸入-中流量 心电监测 气管切开护理  静脉给予患者降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抗感染,止咳化痰 加强营养 保护肾功能  保护肝功能 改善微循环等处理
三、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继发复发出血的危险
护理措施:
1)、降低颅内压和避免颅内压增高:床头抬高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肿;控制液体匀速输入,认真记录24H出入量;给与定时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常网上打字赚钱的方法
2)、 密切观察减压窗张力;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2.清理呼气道无效 
此病人为气管切开的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时给与有效的吸痰,保证气管套管松紧适宜,保证气囊的正常压力
对于人工气道给予以下相应的护理措施
1)、人工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温湿化是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之一,有效的管理人工气道可有效的防止痰栓形成,降低肺部感染。
2)、预防感染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
体过虑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可造成细菌沿气管-支气管树逆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污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因此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的机会
3.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颅内感染;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管不可扭曲、折叠和压迫,低置引流,如有不畅应寻原因通知医生;若引流管通畅,可发现管内的血液液面上下波动,还可见脑脊液从管内流入引流袋内,如液面还无波动,通知医生;在做检查或翻身时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搬动患者时先夹住引流管,以保安全;患者如躁动不安,应特别注意防止患者拔出引流管防止意外,可用约束带加以固定;引流管一旦脱出,切忌将管插回,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并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及引流的速度,引流管内的引流液如有暗红变为鲜红或混浊,提示可能有复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患者枕下垫无菌小巾,如有污物随时更换,防止污染伤口;注意伤口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颈部情况,如有颈强直,为脑膜刺激征阳性,提示有颅内感染,及时通
知医生;监测体温,如有异常通知医生,给与相应处理
2)肺部感染:
3)泌尿系感染 患者有留置导尿,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做好会阴及留置导尿的护理。
4.体温高
此病人出现高热时,护理措施:
1)、每小时监测体温,如体温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上升,考虑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等并发症及颅内出血。
献爱心图片2)、如体温急剧上升,升高的幅度大而持久,患者可在发作数小时后体温升到3940C,持续不退,一般不伴有白细胞增高,感染的证据,即考虑为中枢性高热。
3)、中枢性高热是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害时,造成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既产热和散热中枢相互抑制的关系异常,而导致患者异常发热。
病危
4)、体温超过38.5C应给与相应的物理降温(冰袋,酒精擦浴、持续降温毯应用)或遵医嘱给与药物。30分钟后复测体温。
5、电解质紊乱  与长期应用脱水剂有关
1)、神经疾病的危重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中枢性高热和并发症感染,此时很容易出现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随时监测各化验指标。
2)、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
3)、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颜。
4)、遵医嘱按时送检血生化、尿标本,得到回报及时通知医生。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5)、遵医嘱按时补充电解质及液体。
6)、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清理口腔、卧床皮肤受压大小便控制不良、营养状态的改变有关。
1)定期检查口腔粘膜有无水肿,充血,溃疡,定时给与口腔护理。
2)定期评估、观察、记录皮肤状况。
3)定时检查骨突出皮肤有无受压引起的肿胀发红,有无湿疹,给与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无大小便污染。
4)提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气圈,气垫,放置在骨隆突处或使用医用气垫床。
5)适量增加营养,为患者进食一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食,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7、有便秘的危险:与病人卧床致肠蠕动减弱、饮食结构改变,鼻饲流质饮食有关。
1)、多食蔬菜水果汁,饮蜂蜜水,每天顺肠蠕动方向顺时针按摩腹部数次,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2)、尽可能多为患者饮水。
3)、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4)、向家属讲解预防和处理便秘的措施。
四、参与者讨论:甘露醇注射液适应症、用法及禁忌症
刘咨英:20%的甘露醇在我们科室用的很多,主要是用于:(1)组织脱水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吴小霞:甘露醇可以用作1、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2、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3、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但是我们科室一般用的是腔镜,这类在我们科室没有进行应用4、术前、检查等肠道准备。在我们科室最明显的就是做造影的病人的肠道准备时使用。
饮食与健康论文
蓝文丽:这个甘露醇的使用还是要分成人和小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剂量,不同的剂量有不同的用法,我来说我们用的最多的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2)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203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