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正确运用一般词语成语
考点透视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常考的知识点有: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同义(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运用、具体语境中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题型有三种: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三是结合具体语境表述题。
方法点拨
一、解释词语六法
词语解释是一项繁重、艰难而细致的工作,释义必须遵循“科学、准确、明白”三个原则。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释义方法。
1.定义法
定义法就是给词语下定义,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反映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说明。这
是辞书中主要的释词方法。一般情况是说出概念所属的类和它与同类中其他概念在属性上的差别。例如
梏(gù)——古代木制的手铐。
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
2分解法(又称拆合法)
有些合成词的各个语素意义非常明确,可先分别解释各个语素,然后再综合起来讲。例如:简明——简单明了,沉勇——沉着勇敢。
3.以词解词法
利用同义词进行解释。例如:自诩——自夸,良——好。
用反义词的否定式释词。例如:陌生——不熟悉,齷龊——不干净。
4.描绘法
对一些表示状态、行为的词,用话语描绘它们的样子。例如:褴褛---形容衣衫破烂,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的样子。
5.引用例句,结合作品进行解释法
“等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①形容词,平常。如“等闲视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②副词,随随便便;轻易。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③副词,无端;平白地。如“等闲平地起波澜”。
6.互文释词法
互文常用于成语之中,例如:含辛茹苦、治国兴邦、夙兴夜寐、深入浅出。就互文的词义关系看,有两类:①同文或近义关系。如:辛苦:国邦。②反义或相对关系。如:夙、夜;入、出。
以上介绍的几种释词方法不是孤立的,为了准确揭示词的含义。通常是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二、关联词语运用三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换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造成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就要综观全题,明确复句间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如:“即……又……”“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或者……或者……”“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
三、成语运用辨析八法
判断一个成语使用是否得当,可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1.看感情彩是否恰当
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例如: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这里却用来形容垃圾食品厂的大量涌现,使用不当。
2.搞清成语的含义,切莫“望词生义”
例如:老师看了李刚的作文后,批评他说:“你的作文漏洞百出,文不加点,全篇只有逗号和句号。”
“文不加点”一般用来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这里却用它来说明写文章不加标点,犯了“望词生义”的错误。
3.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
例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既然此设计“有些缺点”,就可以指摘,“无可非议”是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词义太轻了。
4.看是否“一语多用”
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
例如:在周末班会上,一向沉默寡言的李涛主动走上讲台,指手画脚,慷慨陈词,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这个句子使用了该成语的第一个意思,是恰当的。
5.看使用对象是否正确
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
例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这里却用来形容人,显然是不当的。
6.看谦敬是否得当
例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一般用于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已非常光荣。这里显然用错了。
7.看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与其他词语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词义重复。
例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就要防止避免重蹈西方国家曾为发展经济导致生态灾难的覆辙,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防止”与“避免”连用造成表意错误,刪去其中一个。
8.看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有些成语有其特定的使用习惯,比如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例如:成都五牛足球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的德国人,其雄厚的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中。此处却把它用于肯定句中,显然不恰当。
习题演练
1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蓓蕾》诗刊征稿日期5月31日截至,请大家抓紧时间,积极投稿。
B.他们俩在“汤尤杯”赛场上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C.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D.有的人经常说一套,做一套,言行相顾,久而久之,大家不再相信他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A.截至:意思是停止于某期限,但是
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此处应该用“截止”。B默契:暗相契合。使用正确。C目空一切:眼睛里除了自己就什么也没有。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感情彩失当。D.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与前面的“说一套,做一套”相矛盾。据此,答案为B。
2 .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使用语境错误。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B.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
D.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使用不正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与句意不符。
4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与“渐渐”矛盾。用在这里也不合语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bcb的词语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A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望文生义,与语境不符。B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适用对象错误。C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D鳞次栉比: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适用对象错误。据此,答案为C。
7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青沟闻名退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她的美景。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D.毫无疑问,勤奋好学是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本题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8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