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端午节》。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主题背景的确立
来月经吃什么好
    端午节是咱们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过端午节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
    然而,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逐渐淡漠。为了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我设计了《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对端午节文化的认同感。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以发
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说、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相关诗词歌谣;
    2、在包粽子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在展示交流与总结评价过程中发展思考与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电影排名    2、通过动手实践,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通过各种民俗活动体会实践带来的幸福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针对以上三维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特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理念的诠释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端午节的节日文化为核心,以研究性学习、技能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习包粽子为主要载体。在自主活动与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与感悟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
    四、学生情况的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有很强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分工,有制定活动方案的初步经验,在交流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评价水平。
    五、活动条件的保障
    我们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室、电脑室,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活动室查
、收集资料,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学校的家长义工制,使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得到有力支持。另外,我们学校位于丰泽小区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活动范围。这些有利的资源,充分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指导活动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多元评价法。力求促进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和谐发展。
简单有创意的号    七、活动时间的安排
    本活动分四个阶段,用时五周:
端午节的诗歌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用时一周。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用时两周。
端正工作态度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用时一周。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用时一周。
    活动过程体现渐进性、实践性、体验性、发展性。(课件)
    八、活动流程的设计 敕勒歌拼音版
    共三个环节: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展示交流阶段。先说说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
    通过确定各小组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这三个环节,为实施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过程中,侧重于探究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确立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端午节食俗、端午节相关诗歌这四个小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必要准备。
    (二)实施阶段
    依据制定的活动主题和方案,关注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有效地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准备展示与交流。
    在研究活动中,包粽子这一端午节习俗学生们很感兴趣。学会包粽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于是我便开设了一节“学包粽子”的技能学习课。下面重点向大家汇报下这节课的活动流程。(课件五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