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怎样加密文件夹
一、教学目标
(一)《元日》
1.能在掌握本诗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能结合注音,读准本诗中易读错的字音,如“屠苏”“曈曈”等。
(2)能识记本课生字,注意“符”为上下结构。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读出节奏。
2.能借助注释,联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蚝油的用法(1)结合注释,尝试说出诗句的大意。
描写清明节的诗(2)联系实际,夯实理解,并能完整地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3.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感受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体会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1)能结合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这些典型的场景,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感受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2)能透过字里行间,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4.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背诵诗歌。
中国论文(二)《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能在掌握本诗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1)能结合注音,读准易读错的字音,如“牧童”“茱萸”等。
(2)能识记本课生字,注意“魂”“酒”“异”的写法。
ppt学习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读出节奏。
2.能借助注释,联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1)结合注释,尝试说出诗句的大意。
(2)联系实际,想象画面,并能完整地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3.能结合关键词,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1)第一首诗能结合环境描写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心情由苦闷到振作的变化过程。
(2)第二首诗能结合不同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能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熟练掌握本课生字词的音形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幼儿园文案
3.能借助注释,联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感受元日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体会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2. 能结合关键词,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背诵。
三、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PPT
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谈习俗,引出春节
1.在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中的信息,来猜猜它对应的是哪个节日。(端午、中秋、元宵、春节)
2.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特有的习俗与文化,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去看看那时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3.齐读诗题——元日。
4.理解诗题:
(1)元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个意思,你觉得在这里它应该选哪个?
A.首、始    B.基本    C.朝代名    D.姓
(2)理解“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新的一年的开始。
5.了解诗人
本诗的作者是——王安石。谁能简要地介绍一起下他。
点明:王安石所处朝代为宋朝,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二、初读古诗,掌握字词
1.出示古诗,指读正音。
(1)强调“曈曈”为第二声
(2)齐读古诗。
2.辨析字词,书写指导。
(1) 符
字形:上下结构
扩词:符号  字符  符合
(2) 爆
字形:结合字义,关注火字旁。
(3)曈曈
字形:结合字义,关注日字旁。
3.再读诗歌:关注字形,记忆字形。
4.三读诗歌,读出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联系实际,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过去。除:过去。岁:年。
屠苏:古代的一种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旧符、新桃(出示图片理解)
2.串联词义,解说诗意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人们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3.带着理解,读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