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习题
一、默写
望洞庭
唐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山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试出以下运用比喻的诗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1、“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 )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
2、“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 ),作者同时把( )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三、辨字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四、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诗句。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全无翠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寺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的融和画面。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翠”是山,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没有君山倒影的颜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春来江水绿如蓝。
2、几行红叶树,                   
3、            ,金石为开。
4、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七、写作练习。
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城市村寨,处处有景;都市的繁华、水乡的曼妙,处处有情。如果你游览过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就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如果你喜爱你所居住的都市,就仔细观察都市的特点,写出你的喜爱。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1、无风的洞庭湖
2、洞庭湖水 君山
三、谙( 谙熟 ) 镜( 镜子 ) 孤( 孤独 ) 厌( 厌恶 ) 暗( 阴暗 ) 境( ) 狐( 狐狸 ) 压( 气压 )
四、1、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2、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水青翠,静静的水面没有一丝风,就像银白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3、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五、1、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2、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 “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六、1、日出江花红胜火
2、无数夕阳山
3、精诚所至
4、西塞山前白鹭飞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