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节的古诗词4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包香囊等,以感念屈原以及保护自己的安康。在这个节日里,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丰富的民间文化。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许多古诗词都会被人们引用。下面我将介绍四句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以此感受端午节在古代文化中的魅力。
1. 《离骚》:“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这是一首伟大的古代诗歌,是屈原写给自己的。屈原是周朝末年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在他的《离骚》中提到了“粽子”这个词。
在上面这句诗中,提到了“绕床弄青梅”。在历史上,这句话意味着端午节的民间传统游戏--踩青梅。当地的人们会在端午节那天,用青梅组成两个团队,互相踩,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节日祝福和友情。
2. 《天净沙·秋思》:“此时此夜,冥冥中自寻,不觉双泪落散,君为何事,牵愁肠至晓灯残,独倚阑干,钩月儿转,透白云端。”
这是文学巨匠李清照所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想念和思念之情。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常常会以花艾配环来相互送礼,以祝福彼此平安和健康长寿。这句诗中的“君”,可能也指代送艾本人,表现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彼此送上真挚的祝福和思念。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佳作。端午节通常是在五月初五的农历纪念日,也正是草木春萌,大地生机勃勃的时候。这句诗中的“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木的生命力,同时也寓意人像草木一样绽放自己的生命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魅力。
4. 《时淑媛乐府·庆端午》:“艾香盈抱,粽叶飘香。几许诗人描不尽,才子才女共赛良。”
唐代女诗人时淑媛为端午节写了这首乐府诗,歌颂了这个节日里的美好和节日的独特魅力。艾叶和粽子是这个节日的标志,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吉祥物。这句诗中的“粽叶飘香”,
表达了人们对这个特殊传统美味的喜爱和敬仰,同时也让更人们更好的了解和传承这个传统美食。
总结
四句古诗词中都体现了端午节这一特别节日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屈原的“粽子”到李清照的“花艾配环”,从白居易的“春风吹又生”到时淑媛的“艾香盈抱”,每一句诗都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基因。我们要珍惜这一文化遗产,用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去维系这份传统,让这份传统代代相传,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