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品味人生
樊嘉禄
一、树立快乐人生观
人生观简单地说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具体说是对自己或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属于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事实上,不同时代的人对人生观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国度同一地方同一单位的人也持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可以说,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人生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既可以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豪迈,也可以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无奈,但没有定论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讨论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之前,我们先讨论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
人生观问题是人生第一大问题,是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得面对的问题。
首先面临考验的是孩子。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承担了太多的期待,不堪重负。此局面的形成从深层次看是人生观出了偏差,不少家长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指标,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人生观的偏差同样导致许多教师缺乏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结果工作越努力,造成的伤害越严重。
品味人生
一些困于此境中的孩子提出了质疑。
孩子:“妈妈,人死了以后会变成什么?”
妈妈:“小孩子问这个问题干什么?”
孩子:“老师说,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那现在的努力最后不都白费了吗?”
妈妈:“唉!这孩子,怎么不知道好好学习,就知道想这些没用的问题。”
孩子:“如果想不清楚这些问题,那哪有心思好好学习呢?”
妈妈:……
人生观问题并非青少年才有,实际上它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你感受到的压力和冲突较显著时就会突显出来。
君不见为了在他人看来些许小事有人大动干戈,兄弟反目,寻死寻活;为了钱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结果身败名裂;为了升迁,有人低三下四,唯唯诺诺,甚至放弃人格;为了名誉和利益,有学者抄袭编造;为了爱,……如此等等,都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结果。其实,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它涉及根本,就人生航行中的指南,所
以说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是最值得肯定和推崇的?我们都知道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但是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许多人都还没有认真思考过。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人生观,有的突出人的生物性,有的则强调人的社会性;加上基于不同的宗教和政治背景,可谓形形,这里不准备一一评述。我赞同这样的一种观念:快乐人生是最值得过的。据此,可以用“优秀”取代“成功”,“优秀”的人一生快乐,幸福指数高;而“成功”更多的是外部评价,成功的人一生未必快乐,幸福指可以较低。
这里所谓的快乐,当然是指个人的主观感受,但不限于感官刺激;追求快乐人生是指追求一生处于快乐状态(幸福感指数)总时间的最大化。为此,一个人会忍一时之痛,而不会图一时之快。
为什么要树立快乐人生观?
我们一直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总是从社会角度寻人生的目的和价值,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人的个体性,就无法到根本答案。我们以“成功”人士作为我们的楷模,可实际上,一个“成功”人士的人生并不一定是值得肯定的人生,更不一定是值得学习模仿的人生。原因是“成功”的评价是社会性的外在评价,而幸福与否离不开个性的内外感受。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树立快乐人生观尤其重要。几十年来,人们所树立的社会性的价值观一次次被打破,许多人都感觉自己正处在十字路口,焦灼而迷茫地寻着人生的方向。正如一位名叫杨黎光的网友所言:“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本土人文思想支柱的儒、道两大学派所倡导的‘快乐’理想均对人们的生活失去实际指导意义之后,现代中国人便自然而然地陷入了迷茫的‘郁闷’”。
因为郁闷,因为迷茫,所以我们需要快乐。
二、快乐人生需要品味
人生于偶然,又终有一死,故可以把握的只有对生命的过程的体验。从个体意义上说,体验生命过程是生命存在的核心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体验本身就是快乐的,它可以超越具体的内容。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如果忽视了这种体验,都是有严重缺撼的人生。无论是金钱还是名誉地位等等,任何外在的东西都只是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当下社会大多数人陷入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表现在做任何事都要有功利化的目的,比如要孩子学钢琴是为了考级,而考级最终是为了升学时能加分;小学阶段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
中学好好学习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选什么专业又取决于是否容易工作或挣钱多不多。这种功利化倾向一理被强化,形成了思维定势,必然导致人生观的扭曲,对人的成长极为不利。
与以往相比,我们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更幸福,甚至幸福感下降了。除了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变快等客观因素外,最突出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品味人生。
眼下国人也十分熟悉“幸福感”这个概念,简单地说它是恒量人的幸福程度的指数。顾名思义,幸福感关键是“感觉”,感觉包括两方面的要素:一是通过感官来感知外部信息,二是内省。
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其本意是耳聪眼明,代指人的五种感官都很敏锐。我们是通过五官来感知外界的形、、声、味觉以及触觉信息,从而确定自然界和自身的存在。
如果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品味自己生命的过程,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春去秋来四季变化,欣赏花鸟鱼虫的活动,而只是为追逐名利而终日忙碌,“到此一游,视而不见,”那么无论他在别人看来有多么的成功,都不是值得推崇的人生。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对人们“视而不见”十分不解。她说:“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有的人比别人看得更多,但没有几个人看见他们视线以内一切事物。”不知道品味人生的人,实际上已成为一架“麻木不仁”的机器!
印加挑夫说,我走得太快,得停下来等自己的灵魂!快乐人生需要品味。为此,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感觉,还要努力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感觉能力。品味首先需要对外部信息有较高的敏感度,包括所谓的美感、乐感等等。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与生俱来,但后天的发展影响重大。如儿童时代的就具有对音乐的感知潜能如果得不到进一步培养,到了成人阶段就会显著下降。因此,不能单纯强调发展智力,而应当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腾出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品尝美食佳肴,欣赏美妙的音乐,阅读中外名著,陪伴父母妻子儿女,与朋友交游,尽可能全面发展,才有能力品味人生,才能活出人的滋味!
假如学习演奏一种乐器不是为了考级,那么为什么只有孩子才去学呢?成人,包括中老年人都可以学。如果做任何事都要有个理由,那么,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新的理由,而且是第一正当的理由,这就是“它本身”,或都说为了“快乐”!我们吃饭除了填饱肚子,还有享受品尝美味的快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同下棋就是为了下棋,不需要为听音乐或学一种乐器寻其它理由!我们过去在人生观上的误区造成了在生活方式上的偏差,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基督徒餐前祈祷,也是一种品味人生的方式。幸福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仔细品味!
三、智慧人生才能持久快乐
快乐人生的前提是智慧人生,这种智慧主要是指人生的大智慧。
道家强调无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辩证地看待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在物欲横流的当代是值得提倡的大智慧。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是一位哲学家,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中国家喻户晓。不过,很少人认识到这是一首哲学诗篇,其中所阐发的智慧对于我们保持快乐生活很有指导意义。是岭是峰并不是绝对的,离不开主观认识,只有智者才能恰当处分。由于身在其中,有时很难超脱,更是对自己智慧的考验。是祸是福,是舍是得,智者驾驭自如。
真正的智者应当也是仁者。仁者爱人,能容他人难容之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本意是追求差异,包容不同,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孔子“仁者寿”的观点可以说是大医学观。我们强调德的重要,简单地理解就是以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可以为自己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随缘固然可贵,但为人也需要执着。做事需要坚持,坚持才能成功。浅尝辄止,企图一蹴而就,永远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做人要有原则,要有“底线”,一是法律底线,二是道德底线。只有心安理得,问心无愧,才有美丽心情。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快乐需要创造,方法是确定目标,然后去努力实现。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过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的一生都没有追上这个乌龟,但恰恰是这个追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人生的大目标需要有阶段性的小目标来合成,所以我们既要立长志,又要常立志。没有目标的人生注定平淡无味!正如一个“红段子”所说:人生的意义在追求中体现,在奋斗中闪光,只有不懈追求经历奋斗的艰苦,才会拥有成功的喜悦。
正是上述原因,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熟练,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从而使生命过程充实,同时学习的过程当然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是获取社会资源和社会认可的过程。要培养终生学习习惯,首先要保持好奇心。当今不良教育的一个严重的不良后果,是抹杀了许多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厌恶学习。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人生是一种修炼,有不同的品味和境界,如同围棋的段位。真正有品味、境界高的人,其人生是快乐的。
四、乐在其中才能成功
实现快乐人生,当然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快乐人生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物质需求,快乐心情也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正面的社会评价。“优秀”很大程度上需要以“成功”为支撑条件。所以,快乐人生观在充分强调感觉能力重要性的同时,当然不否认“成功”所能带来的快乐。
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当时的环境作综合判断。现在情形是,所有家长都把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看作自己孩子唯一出路,中小学的整个工作也都围绕此目标而设计,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毕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满足上大学的愿望,结果大部分孩子被耽搁了!要知道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里这些孩子与他们的家长一道一直因为此而处于持续的高度应激状态!这值得反思!
问题出在哪?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恰恰事与愿违!不仅没考上大学,还把快乐的童年、甚至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搭了进去!更糟糕的是把幸福的“感觉”退化掉了!这种影响是持续的,甚至终其一生!
假如我们把考不上大学,尤其是考不上重点大学看作是正常的结果,假如我们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正常的而不是“超”的孩子,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这种赌一把的心态,就会让孩子正常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孩子就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可以想一些与高考无关的事,可以不做那些重复性的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练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睡觉,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此,则能够上大学的依然可以考上大学,不能上大学的至少是健康的、快乐的和具有完整人格的,进入社会之后会很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有为之材。
德国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分化,一部分人朝着学徒、师傅向着技师方面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形成了
一个体系,这也是德国的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我们直到高考落榜或是高考无望才改弦易张,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耽误了太多。
即使对能够上大学的这部分人而言,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大多过于考量就业而不是自己的兴趣。这种忽视自己兴趣和特长,盲从社会潮流的现象往往会一直延续下去,造成社会上很多人所做的工作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师兴趣不在教学,官员志不在管理,社会资源没有合理配置,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
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如果太强,应付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造成整体效率的低下。顺应自然,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少一些盲从,尽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