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indifferent, it is a kind of mood in life, an attitude of sticking to life's duty.(页眉可删)
家乡特产的作文450字(通用10篇)
家乡特产的作文1
  外壳黄黄,中间红红,果仁白白,个儿虽小但非常精神。你猜这是什么?对了,它就是南充“小京生”。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
  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爷爷都会拿出一盘小京生来招待我们。你瞧,那白的盘子映称着土黄的小京生,多像金的孩子在雪地上打滚。剥开薄薄的花生壳,就能瞧见并排躺着的“胖孩儿”,嗯。清香扑鼻而来,让人馋涎欲滴。用力一挤,穿着“红衣裳的孩子”就蹦到了嘴巴里。啊,脆脆的,香香的,真是让人越吃越想吃,直吃得盘底朝天,还不尽兴。
  听爷爷说,小京生产量较低,但味道非常好,所以价钱很贵,明清时期是供皇上吃的,一
般的老百姓还吃不到!南充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的确,小京生能提高人的记忆力,而且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有“长生果”之美称。
  南充人好客,每到过年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自家种,自家炒的小京生拿出来招待客人。大家一边吃着香香的花生,喝着清茶,一边打着牌,屋子里满是“哗哗剥剥”“噼噼啪啪”的声音,那声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混成一片,于是一年的辛勤劳动在此刻像是都得到了回报……而如今,小京生作为南充土特产,也广受各地游客的欢迎。
  怎么样,大家都被小京生给“迷”住了吧,好吧,今年春节就来我爷爷家做客吧,一定让你大饱口福!家乡特产
家乡特产的作文2
  我的家乡洪泽盛产一种美味的食品——花生。花生的外表普普通通,吃起来却香脆可口,极富营养。我爱家乡的花生!
  花生是种在土里的。每年的二月份是播种花生的好时期,农民们把花生种子小心翼翼地放
进铲好的坑里,种子吸收水分破壳发芽,接着开花,结果。每年七月份左右是花生的收获时期。远远望去,绿油油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乡民,与满田成熟的景象构成了世间最和谐的图画。我爱这种感觉,清新、自然,比起城市的喧嚣,这里更能给人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更让人沉醉……
  花生的形状有大的,有小的,有像数字“8”的,有像字母“s”的,花生的前头和后尾大小不一:前头小,后尾大。花生宝宝穿着土黄的衣裳,剥开这件衣裳,你会看见那半边的衣裳,像是在海上乘风波浪的小船。衣裳上还有紊而不乱的条纹。花生的果实有“单生”的,也有“双胞胎”、“三胞胎”、甚至有“四胞胎”,有时候让人惊奇。宝宝外面有一层白的“防护罩”,如果把一个“宝宝”掰开,分成两半,你就可以看到两片的中间都有细嫩的花生芽胚胎。惹人怜爱!
  煮熟的花生很好吃:放在嘴里,嚼一两下,最初感觉不到有什么味道,但如果在嚼五六下后,就会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清脆可口,果然清香!
  我真希望这些美味的花生宝宝们能够成为家乡的一张名片,走出洪泽,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它们的鲜美!
家乡特产的作文3
  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的灯盏糕,就是我家乡的特产。
  酷似古代扁圆形菜油状的灯盏糕产自瑞安,是由米粉和黄豆组成,馅是萝卜丝和猪腿肉合成的。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温州俗话“等斩”和“灯盏”是同音。另据传清光绪末年,温州人陈大海、陈碎海两兄弟,在东门陡门头设摊炸灯盏糕。
  我爱吃家乡的特产——灯盏糕。当我第一次吃时,是在4、5岁左右。而那时我大病初愈,饭也吃不下。那时爸爸带我去吃灯盏糕。我本来不想吃的,可是,那扑鼻而来的香气让我的味雷蠢蠢欲动,然后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灯盏糕的外边脆脆的,里面的萝卜丝松软可口,真是独具风味啊!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灯盏糕的做法十分独特。是先将大米、黄豆浸泡二个小时,然后磨成米浆,白花花的,十分漂亮。一层浆刷在特制的圆形勺里,再把萝卜丝和猪腿肉放上去,然后打上一个金黄的蛋,然后再刷上一层浆,最后放入滚烫滚烫的油锅里。油炸时,漫溢成圆状的米浆在沸油中迅速发酵,充气成圆顶形,渐离圆勺浮出油面。
  每一次我去买灯盏糕时,都是大排长龙的。有一次,一个老外吃了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