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阅读摘抄读书笔记(精选7篇)
经典名著阅读摘抄读书笔记篇1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以下是几篇伊索寓言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1、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2、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故事中,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要数《目光短浅的鸫鸟》了。
  故事讲的是一只美丽的鸫鸟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树上的果实。有一年,桃金娘树上的果实还没有成熟,东鸟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树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来临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欢唱,望着那儿的花儿在开放,我对它是多么向往。”就这样鸫鸟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个猎人发现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实结出,鸫鸟每天都来吃一整天。终于被猎人用粘棍粘住了《伊索寓言》读书笔记4篇。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实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却是你,因为我太贪恋你那无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不要过于贪恋某种事物,这样会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远大,不能象鸫鸟一样目光短浅,桃金娘的果实固然好吃,可吃到连危险接近也不知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死离你不远了。
  这就跟我们一样,一个学生如果过于贪恋游戏,每天背着老师家长去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这样下去一定会损失惨重:一会浪费金钱,家长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都被你用在打游戏上――值吗?二会用眼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太重要了!如果你不保护好眼睛,以后戴着个1000多度的眼睛――累吗?三也是最重要的,沉迷于游戏中,你会不知不觉葬送掉吸收知识的大好时光――好吗?
  玩游戏要适可而止,它是放松,是消遣,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项工作,一项任务或是一个专业来进行的话,我相信那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学生,学习最重要,如果你能抛开一切心思杂念――专心学习,那么考出好成绩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典名著阅读摘抄读书笔记篇2
  名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00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它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描述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对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愿望。
  这本书语言明快流畅,雅俗并赏;笔法富于变化,波澜曲折。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
右错综复杂的事件和近200个人物刻划的完整严密。在描写战争方面,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仿佛是我们耳闻目睹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在人物塑造上,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和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
  比如:“过五关斩六将”读来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打听到兄长刘备的下落,准备去寻。曹操得知关于要走的消息,迟迟不肯接见关羽,关羽便写信给曹操。
  一天,关羽保护着二位嫂嫂,带着二十多人冲出北门,向北方进发。曹操闻讯带着诸将前来送行,又送关于一件战袍,关羽谢过就走了。
  临近洛阳,守将孟坦抡起双到来阻拦,打了不过三个回合,孟坦诈败,拍马逃走,引诱关羽前来追赶。另一个守将韩福在暗处,想趁关羽不注意,用暗箭射死关羽。谁知关羽马快,
一下子就追上了孟坦,一刀砍于马下。关羽一行历经艰险感到了第五关——黄河渡口关隘,又杀死了守关大将秦琪。
  在古城关羽见到了张飞,兄弟两人哭着诉说分手后的情况。后来刘备也赶来古城,分手多时的三兄弟终于又相见。
  再如“三国归一”
  三国归一以后魏、蜀、吴三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魏国,掌握实权的曹爽和司马懿勾心斗角。曹爽专权,后来司马懿发动军变杀死曹爽三族。魏国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不久司马昭派兵大举进攻汉中,要消灭蜀国。蜀国在公元263年被魏军攻破,刘禅当了俘虏,蜀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就篡夺了魏国的地位建立了晋朝。孙权死后,十岁的孙亮继位,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佐。
  晋军水陆并进,直攻到石头城下。吴军败退,孙皓困守城中。晋军发动进攻,人人争先,
杀声震天。势不可挡,终于攻入城内。孙皓被晋军活捉,送到洛阳,见司马炎就要磕头。三国分立的局面结束了,国家进入了同意,历史又揭开了一夜新的篇章。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流传广泛,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经典名著阅读摘抄读书笔记篇3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
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