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理论
一.西方美术理论的来源【P5】}
1、哲学家、美学家对艺术的论述
2、艺术家的论述
3、艺术史家对艺术史现象的研究
二.西方美术理论的内涵{研究内涵}{艺术理论构成}【P6】】:①美术本体论:包括艺术的起源、艺术功能、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等三个方面;
②美术创作论,模仿方式、表现方式、抽象方式、观念方式。③风格形成论。④欣赏阐释论
三.毕达哥拉斯学派【P17】
1,认为美体现合理的数量关系,美的本质就是数量比例的和谐,绘画、建筑、音乐就是数量关系的和谐,美就是适当的比例。
2,追求人体美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分不开,这一学派认为万物基本的元素是数,美体现着合理的或者理想的数量关系,美的本质就是数量比例的和谐,画家、雕刻家致力从数量比例探求人的形体的和谐美,公元前5世纪雕刻家波利克莱托斯《法式》把全身和头的比例规定为7:1,并按照此比例做雕刻《荷的男子》,后来雕刻家西普斯把这一比例改为8:1,并做青铜雕塑《刮汗垢的男子》
3,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4,在艺术的功能上:艺术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最早提出用音乐治病的主张。
四.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阐述“床”的例子:【22】
柏拉图关于艺术理论的论着集中在《文艺对话集》中,他对模仿论做唯心主义的解释,把绝对永恒的理念看做是第一性的,现实世界是第二性的,而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是第三性的,他举床的例子,说明画家的床是对木匠的床的模仿,木匠的床又是对床的理念的模仿,因此画家的床只是一种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是最不真实的,绘画只是一种外形的模仿。所以在柏氏看来,画家和诗人的作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的
价值,在他的理想国里,他不赞成艺术家和诗人行业的,但他并不是排斥一切艺术家,而是要求艺术家只能描绘善良和优美的东西,从而培养少年对美的爱好和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五.罗马时期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30】:1、在文艺上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强调模仿。
2、在一些新兴城市政府大量新建剧场、竞技场等
3、这里是一个实用、功利的时代,缺乏思辩(罗马是一个农业为主半岛国家,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冷静的思考和求实精神,缺乏幻想和想象力。
4、不同门类的专业学科兴起
5、罗马人相信祖先灵魂会保佑家庭成员,有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通过蜡模面具制作雕塑,所以真实和具有性格特征。
六.贺拉斯他的主要艺术思想反映在他的《诗艺》中。这是古典主义思想的奠基之作。他提
出的以希腊为典范的主张,开17世纪古典主义的先河。(由罗马的文艺现实和社会现实决定的,罗马在落后的村落基础上形成,加之连年的战争,没有文艺遗传可以继承,也没有能力和精力来促进文艺的发展)
基本问题是规则和想象,传统与独创,理性与感性【35】
七.【41】维特鲁威(前1世纪-1世纪初)《建筑十书》古代唯一保存完整的文献资料。
欧洲最早的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脱鲁维着, 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 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 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1819世纪中的古典主义 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    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维特鲁威(前1世纪-1世纪初)《建筑十书》1、秩序:对于建筑之整体的和谐之创造是通过每一个别的部分来实现的
2、布置:把事物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3、比例:各部分之间和谐恰当
4、对称:部分与整体关系
5、合适:根据公认原则建构后就能达到
6、经营:对建筑材料与建筑工地的管理和预算
总结出建筑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
八,圣像之争-偶像销毁运动【45】1.偶像破坏运动基本信条:首先认为宗教图象崇拜是一种盲目的偶像崇拜活动,其次对上帝的再现或者对上帝任何一个方面进行视觉化的表现是一种亵渎行为,因为全知全能的上帝超越一切,无法看见,人类无法想象和测度。
2、支持者:图象有助于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教义和教规。能够激发信众的虔诚之心,代表有:约翰(675-749)
九.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54】1、12、13世纪,十字军的远征疏通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通道,意大利扼地理之要,操纵着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往来。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出现了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大城市,开始形成市民为中心的市民世俗文化。
2、政治上:13世纪的宗教改革,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建立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3、思想上: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强调人的自由,尊重人
4、现实因素:13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大瘟疫黑死病,使得对宗教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幸存下来的人感到生命的可贵,产生了要享受人生的强烈信念。
5、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证实了人的伟大力量,人可以去发现新世界,创造新的生活,进一步坚定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6、市民阶层的形成,并在共同的利益下,与王权结盟。一些银行家、富商对世俗文化的保护、赞助。
7、15世纪后部分教皇的支持。
十.达芬奇的‘镜子说’【65】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镜子说。他曾在三种不同的涵义上使用生活的发现镜子一词。
其一是指如实反映客观事物。
其二是盲目指照抄所见事物。他说: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就像一面镜子,只会抄袭摆在面前的一切东西,却对它们一无所知。
其三是指检查画面用的工具。他说:你们作画时应备一面镜子,时时照见你的画。
十一。瓦萨里《名人传》进步、模仿、Disegno、优雅【67】
艺术的目的在于模仿,好的风格来源于对自然和对杰出大师的模仿,而Disegno,则为其提供了理念和技术手段,这两个方面是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优雅的思想和技术的前提。
1、进步论的艺术史观2、模仿自然与模仿杰出大师3、 Disegno4、优雅
瓦萨里艺术成就;确立了美术史的研究主体:雕塑、绘画和建筑。
开辟了美术史的研究方向:重视风格流派。
提出了美术批评范畴:
  准则:古典艺术建筑的设计来制作现代作品。类型:一种建筑风格和另一建筑风格的区别。比例:恰当的安排。设计:对最美事物的模仿的创造力。
十二。特兰托公会议对宗教艺术的影响:1562年,作为反对宗教改革的先声。
1563年通过《特兰托公会议法典及法令》
认为艺术为宗教保留下来,艺术是最有价值的宗教宣传工具之一,圣象是对虔诚的激发,是灵魂超度的手段
新教几乎否定宗教艺术的价值,反对宗教改革就支持艺术在宗教中的价值。
但教会对宗教艺术做了许多的限定,误导教徒的绘画和雕刻是不允许的。
得体理论:特兰托公会议前,裸体在宗教画中频繁出现,直到16世纪,教会只要没看到极端不得体的东西被引入教堂,就并不采取行动。会议后,宗教画的得体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特兰托公会议法典及法令》:必须避免一切挑动情欲的东西,人物形象不能被描绘或者装饰成煽动欲的美人。
十三。17世纪三种艺术风格类型:17世纪美术是多元化的,各种风格流派并存,通常分为三中类型:
一、天主教国家:巴罗克风格
二、君主制国家:古典主义风格
三、市民国家:市民艺术和自然主义艺术【71】
十四。学院的产生与发展【74】1、意大利:的卡拉奇兄弟1590年开创波仑亚学院,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式师徒传艺、手工作坊教育,推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2、1634年法兰西学院
3、1648年建立了绘画和雕塑学院。
十五。古典主义的内涵【80】1、以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表现某种哲理观念和社 会问题,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
2、以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大 师们的绘画为典范,塑造一种类型化的艺术形象。
3、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格、气魄。
十六。素描与彩之争。【81】普桑与鲁本斯之争1、普桑派:A、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家总体上奉行素描至高无上的审美立场,体现最高艺术价值。B、根据自然即内在的规则、理性来处理画面,形象的理想化(姿势、画面的比例等)
彩派:认为普桑裸体画类似于岩石,只有大理石的坚硬,没有生气和血肉。忽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