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古诗教案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诗歌的形式,传承着古代智慧和情感。《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是一首表达对大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思索的诗篇。如何教授《山行》这首古诗,激发学生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呢?下面是一份《山行》古诗教案,希望能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案】
课时:50分钟
教材:《山行》(杜牧)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山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
2.理解古诗《山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感受古诗《山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
描写山水的古诗教学准备:
1.拟定教学课件,准备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源;
2.准备黑板书写用具。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与铺垫(5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山行》的标题,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山行”两个字有什么了解?想象一下你们在山中行走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Step 2:课文导读(10分钟)
教师播放杜牧的《山行》诗朗诵音频,并配以相关山水图片,营造出山水之美的氛围。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跟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解读诗中的一些关键字句,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等。
Step 3:讲解创作背景(10分钟)
教师介绍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而杜牧则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之一。教师简要介绍杜牧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重点强调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独特的感受。学生通过了解杜牧的背景,能更深入地理解《山行》的创作意图。
Step 4:剖析诗歌内容(15分钟)
教师将《山行》的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注重引导学生对诗中形象描写和情感倾诉的感悟。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例如:“杜牧通过描写寒山和白云,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象?”或是“你在阅读《山行》时有没有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或情感?”等等。
Step 5:欣赏与创作(10分钟)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山行》主题相关的音乐或画作,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然后,教师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描述山水美景或表达思考的诗歌。
Step 6: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通过《山行》诗歌的学习,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感知,对古代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教学扩展】
1.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山水,进行户外写生或郊游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山行之美;
2.扩展学生的阅读,引导他们阅读更多其他诗人所写的山水诗歌,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山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文化传承,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地欣赏和表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