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艺术赏析
钟云霞
在 1932 年末的冬天,被国民党逮捕的 “左翼美术家联盟”艾青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于监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母的敬爱与感恩之情。在 1934 年发表后,受到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广大反响,被人们广为赞颂,成为艾青的代表作和成名作。
一、从艺术角度来赏析
从艺术的角度上观察,艾青这篇自由体诗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排比与反复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是这首诗的主要特之一。
( 一) 排比和反复在不同形式中的运用
排比是一种极富有说理、抒发情感及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为了表达出语句中的递进和层次感,一般是用语气相同、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语句构成的。这样的语句能够表达出作者内心真实的、强烈的、浓厚的感情,加强了整个语句的气势与感情。反复
本身就是一个强调句,作者通过对某个词语或某句话进行反反复复的强调,表达出了作者某种强烈的感情,借助于反复的这种修辞手法,使读者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从而达到作者与读者的内心共鸣。在 《大堰河———我的保姆》 这篇诗文中,作者采用比较普遍的两种修辞方式,使得诗文在不同的层次中有着不同样式的相互结合,并使用的恰到好处。
诗文中有多处长句运用排比,其中第四节运用的排比,以 “手”为中心进行,描述养母辛苦劳动,努力工作,诗人掺杂着爱与痛的复杂感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同时也显现出养母的不辞劳苦。
( 二) 排比、反复的巧妙结合与其他修辞手法的融合
诗人艾青将排比和反复在这个诗中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大堰河———我的保姆》 之所以能成为一篇好的作品,主要原因是诗的内容好。美的形式并不一定是整齐划一、格式统一的,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浓烈的感情,是一种认真的态度。诗的优美来源于真实内容的情感表达。诗人对大堰河有着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母乳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其基础上,诗人又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的修辞方式来加强他对大堰河的情深。可以说是内
容决定了形式。现代诗赏析
二、从抒情形象方面来赏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抒情形象的角度来讲,诗人对养母有着诚挚、敬爱的赞美。本诗从四个方面构起: 睹物思情,抒情起兴; 大堰河对诗人无私慈爱之情; 回到现实,婉转悲情及讴歌赞美大堰河。
(一) 睹物思情,抒情起兴
诗文的第一部分由前三小节构成,也是睹物思情的开始。开篇讲述了诗人对养母的思念,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养母的思念之情。这便成为诗人走进了感知的起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意象感知和意象运动的变化。
首先,诗人睹物思人的意象感知。诗人站在监狱的窗口前,望着窗外飘零的雪,心里无依无靠,这时便想起了自己的养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正所谓 “触物而起情,睹景而生意”。
其次,诗人思维的跳跃。古人有云: “形变而质不变。”诗人心灵的变化正是意象运动的变化。诗人可以从窗外的雪想到自己的养母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 大堰河对诗人的无私慈爱之情
从诗的内容来看,不难看出大堰河对诗人有着无私的慈爱之情。诗人将生活细节的场景用八个排比句勾勒出来大堰河在干完琐碎的事物之后都会抚摸着她的乳儿的画面。诗人将乳母对他的抚爱记在脑海里,深深地刻在心里。大堰河对他的爱不亚于对她亲儿子的爱。她爱乳儿胜过于爱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她无私的爱,淳朴的爱。
(三) 回到现实,婉转悲情
这一部分是由第九节、第十节及第十一节构成的,诗文这一部分以悲剧氛围为主,主要表现在家庭的悲剧与韵味的诗意。从家庭的悲剧中不难看出诗人对养母的敬爱,通过家庭复杂的关系了解到人性之爱。从诗歌韵味的角度体现出抒情是诗人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四) 讴歌赞美大堰河
开篇诗人就描述了大堰河贫困寒苦的生活环境。因生活所迫,大堰河成了诗人乳母。她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溺死了在河中,只为了能把她不多的乳汁全都哺育给她的乳儿。五年后,诗人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大堰河又去了诗人的家里当帮佣。在她做饭、喂猪、洗衣之后,依然给着诗人源源不断的无私的母爱之情。她用她的宽广博大的爱与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地为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付出着。诗人用她的笔慢慢地描述出了一个淳朴、无私、拥有着博爱与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农村妇女的形象,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光辉。
三、从美学角度来赏析
(一) 形象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用真诚执著的感情将保姆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别林斯基曾说: “诗歌不能容忍无形体、光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在整首诗中,诗人都在刻画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形象,歌颂着中国旧社会勤俭朴素的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
首先,诗人触景生情,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脑海中浮现一位普通佣人的形象。运用排比的
修辞方式生动地描绘了她勤俭朴素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养母命运悲惨的同情。养母的光辉形象使诗人深切地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美好。其次,诗人以儿子的身份诚挚地刻画出慈祥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 意境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中最大的特点之二是意境美。艾青曾说: “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更应该有如画家一样掺和自己感情的构图。”以抒情为主的诗文,将感情付诸于图画,使得其富有质感: 艾青 5 岁时被带回家开始读书,但是依旧被父母冷落。他的养母尽管作为家佣,却依然待他如同自己的儿子,给予他慈祥的母爱,给他家的温暖。将感情渗透到图画中,寄情于景,给人以美的感觉。
诗人将生动的图画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同时,对人物及景物结合得和谐,完美。第一,养母强颜欢笑地辛勤劳作,无微不至地照顾诗人; 第二,养母在过年的时候给诗人的糖; 第三,养母在临死之前默念着乳儿的名字,内心深深爱着的诗人。诗人曾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深受外国思想的影响,彩在诗歌中的运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用彩的表现形式反映出来,从而表达出对养母深深的怀念,敬仰之情,即将主观的情感表现得真挚、深切。诗人将 “白米饭”的奢华与 “乌黑的酱碗”的贫苦两个不同的客观环境形成了鲜明浓烈的彩对比,彩上的描述将诗人的真实世界刻画得深刻诚挚。
(三) 形式美
一部成功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是融合的、一致的。艾青将独特的散文美的形式运用在了对大堰河的情感抒发上。整篇文章采用了淳朴的大众口语,将现代诗歌、自由诗歌的形式体现出来。虽然句式不整,但却有着深厚的情感彩。正如作者在诗中第四节写道: 他虽然是地主的儿子,但他却认为是养母的儿子,吃着养母的奶长大,养母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这一段诗歌充分地体现着诗人对乳母淋漓尽致的挚爱之情,而这种丰富情感正是得意于这种朴实的口语表达出来。诗人不是仅仅运用了优雅的大众口语来表达情感,而且还采用了自由诗体的方式。运用了长短句,大量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整个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荡气回肠的旋律。如诗的最后一节: 一连串 “呈给你……”虽然句子没有押韵而且有长有短,但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有了一种内在的结构美。诗中
大量吟唱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就好像是交响乐章的主旋律,纵观全曲来回反复,使诗人对乳母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情感得以宣泄,使整体的诗歌更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 散文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 最典型的特点便是散文美。艾青在 1939 年提出了散文美的观点。诗文的第四节表现出融洽的韵律及波动的情绪。全诗并不押韵,每一段的句数也并不相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较大。段落之间的排比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也正好凸显了艾青 “诗歌散文美” 周密的、合理的主张,使得自由体诗传承与延续。
艾青主张 “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他认为散文的朴素、浅显、生动的语言是从人们实际生活中提取而来的,可以表达出人们单纯、细腻的感情,并且使读者容易理解、体会与品读。
综上所述,前文从四个方面———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深刻剖析了诗文的美学特及散文美分别描绘出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四幅优美的图画。诗人将国内外的写作
思想结合在一起,构造出浓厚的感情,勤劳朴实的形象,彩对比的语言环境及特别的意象。
四、结 语
《大堰河———我的保姆》 是一首抒情的自传体诗。艾青用现代诗、自由体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养母的感恩、敬仰之情。诗文借助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及散文美的图画,充分彰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厌恶,与此同时也显示了艾青对中国最基层劳动人民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