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 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略(______)    销毁(______)    笼罩(______)
2.用“_______”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3.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5.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你的观点: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  )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快速阅读第1自然段,你一眼看到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会面”突出了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
A.不计前嫌、宽容大方    B.勇敢机智、不畏强权    C.顾大局、识大体
三、 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
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义节选自《将相和》,“将”指______,“相”指______,“和”是____的意思。为文中这个故事拟个小标题:______。
2.“诸”字州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音节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画。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做法对吗?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鸟的天堂》片断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中有关“泊”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恬静    B.停放    C.船靠岸;停船
2.下面那句话最能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A.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发现那里真是美不胜收。
B.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发现那里真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C.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众鸟飞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赞美、留恋之情。
3.“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两个“鸟的天堂”指的都是鸟儿居住的地方。
B.两个“鸟的天堂”指的都是那一棵大榕树。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C.大榕树是适合鸟儿居住的地方。
D.榕树的附近是鸟儿的安家之处。
4.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对大榕树的称呼 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5.用横线划出文中直接表示“应接不暇”意思的句子。
6.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
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出自下面哪个故事(  )
A.完璧归赵    B.渑池之会    C.负荆请罪
2.用“____”画出表现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句子。
3.下面对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只有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显示出秦国换取和氏璧的诚意。
B.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他假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让秦王无法拒绝,从而赢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
C.和氏璧涉及两国的外交,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让天下百姓明白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
4.对文段中蔺相如的性格分析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勇敢无畏        B.随机应变
C.顾大局,识大体  D.耿直诚实
六、 课内阅读
太  阳(节选)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