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是纯真者的墓志铭(评山楂树之恋)
    评山楂树之恋
    纯真是纯真者的墓志铭
    不管是“史上最清纯的爱情电影”,还是“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张艺谋和张伟平的意思,显然是想告诉观众,我们这部《山楂树之恋》,是很唯美的,是很纯洁的,是很质朴的。看,我们说,我们说那个红年代里纯朴的人们那真挚而动人的爱情。然后张伟平还大言不惭的在预告片里用白泛光的字幕煽动大家,“在商品社会感受久违的质朴”之类种种。
    曾几何时,在国内的导演中老谋子的才气和智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打“黄金甲”之后,老谋子的才气大减,反而作为一位电影大师的“师者风范”荡然无存。
    从《三》到《山楂树》可以说一部比一部更让人失望。《三》的乏味,婉如一锅刷锅水;而《山楂树》的苍白,还不如一碗凉白开。
静秋    所以,我认为张艺谋对清纯的定义,是在侮辱这两个字。甚至乎,挂着这两个字眼之后,
再加一个男女主角最后天各一方,一定要搞死一个的必杀技,《山楂树之恋》就能让人感动,就能是好的电影甚至经典了,那才是电影的没落。我想说的是,张艺谋不过是在卖弄人性里最脆弱的一些东西,我们都害怕生离死别,所以张艺谋就把人弄死给你看,哪怕故事里前因不搭后果,拍得一塌糊涂。
    从剧情上来说,《山楂树》的线索单一,戏剧冲突几乎被完全弱化。从最初的说老三孙建新(窦骁饰)有对象,到静秋留校不能犯错,再到老三得手就要消失,一直到最后老三临死见静秋最后一面,这样的剧情设置,没有任何的波澜起伏,寡淡的就像一杯凉白开。从感情线上来说,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也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完全就是情窦初开的两个小青年,产生了一点小爱情。可能都称不上爱情,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表白,甚至静秋连老三的名字都没有叫过。这样的剧情本身,没有任何可以抓得住人的地方,既不揪心,也不担忧。甚至到最后老三的死,也很难让人感同身受的同静秋一起落泪。除了男女主角像白开水一样念对白,以及张艺谋黔驴技穷的拼命打字幕之外,我看不到任何作为一部电影可以指出的优点。
    之后来说说张艺谋。老谋子是学摄影出身的,技术上的东西应该说是很专业的。但是在
这部影片中,大量的黑屏和字幕的运用,让人觉得多余。影片的剧情简单、线索单一,没有任何悬念或者噱头,完全不需要这种处理方法。老谋子硬要把这些东西加进去,不但是画蛇添足,而且让本来就很缓慢的节奏,变得更加拖沓。相比于《盗梦空间》,《致命魔术》这一类的电影,人家那么复杂的剧情,都没有用这些俗套的方法,老谋子的确不愧为中国的电影大师啊。《山楂树之恋》,卖弄着这种人的生理反应,然后告诉你,这部电影多么多么的感人。实际上,我的确有点心痛。不过心痛的是票价。因为在这个商品社会的今天,要去电影院感受这样一部伟大的、质朴的、清纯的电影,按照张伟平的说法,还得带上父母一块去感受,那得花上多少钱呢?
    大家没有发现,这部电影就是当年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的翻版吗?但今天,看《山楂树之恋》,远远已经没有了当年看《我的父亲母亲》的那种心情,《我的父亲母亲》更加质朴与纯粹,而《山楂树之恋》做作虚假,而且贫血,与《我的父亲母亲》相比。当年的章子怡确实把“母亲”演活了。而山楂树之恋整部电影缺少一些热烈场面,显得很平淡,没有把我们期待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恋情表现出来,这里的静秋就是一个还不知道情为何物的傻妞。
    有意思,原来这清纯,可不是免费的。那么现在,张伟平卖清纯给你,那你是看,还是不看呢?假设这不是老师放的电影,而是一张五十块钱一张的电影票,那你是看,还是不看呢?
    综上,看完《山楂树之恋》彻底对老谋子死心了,不再寄希望他能咸鱼翻身了。不管是商业、娱乐还是文艺,每一个属于他的城池,现在都被攻陷了,老谋子的霸主地位不再。即使有张伟平的硬挺,在当今影坛,老谋子的地位也注定是朝不保夕。
    之余,不免感慨,一代大师就这样消失在江湖,被后浪拍在岸上,拍个了稀烂,再也不到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