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学科融合探讨
2 林田廷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小学 贵州毕节 553200)
摘要:小学数学长作业是以学科知识点为基础,强调小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其构建于学习项目之上的行为。长作业更侧重于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也就是人们说的“知行合一”,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原则。因此,开展长作业研究需要用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和其他各学科相互融合。这样才更具有探究性、实践性、拓展性、创新性。数学长作业以开放的与社会联系紧密的自主创新代替枯燥的书本文化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作业;学科融合策略
1.小学数学长作业的重要性
1.1从教学理念方面分析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要求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减负的基础上努力探寻最佳教学方案。
如果在教学中仍然延续各科分裂的方法,则远远达不到新时期教学要求,通过采用一道题目包含许多学科知识的各科相融合的方法,则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采用多学科融合的长作业教学方式,与“双减”政策相契合。归宿感
1.2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
短期作业强调训练的速度,每天教师都需要布置大量作业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想要教师精心设计每道短期作业难度较大,融合学科的长作业强调“精”、“简”,为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提供了充足时间孙双金[1]。教师需要在长作业中融合众多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1.3从学生发展角度分析
intel gma x4500短期作业更侧重学习并巩固新知识点,学习和知识结构呈现出点状和局部性特征,各科联系不紧密。长作业可以把各科知识新旧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完成长作业实际上是自身横向和纵向认知结构和思维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2.小学数学长作业中的学科融合措施
2.1数学小课题研究
数学小课题研究泛指对某一个或同类的几个问题研究。最终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开展小课题研究,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另外,在举一反三、组织创新与合作交流等方面,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价值,鼓励其大胆尝试、质疑并通过交流、讨论等自主操作解惑,指导学生充分运用问的权利,把握讲的机会。
数学小课题研究步骤为:(1)明确作业主题。第一,教师通过整合和延伸数学学科知识确定。如学完“圆的认识”后分析“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学完“比例”后分析“如何测量旗杆高度”等;第二,教师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总结,通过几次探究分析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在生活中想数学”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在做某件事情或发现某个问题后的灵感都可能成为其研究方向,来自学生生活的研究有:如装修地板砖规格的使用、运动与身高的关系等;(2)制定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分工、时间和汇报展示方法等。如《节约用水》是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社会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法搜集数据,组内通过分析统计相关数据获得研究成果;(3)合作探究和指导。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在学
生开始研究小课题时教师要以怎样进行针对性调查访问、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如何进行研究记录、如何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等为主题组织学生上一节研究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通力协作加强自主探究和体验,以达到提高学业的目的;(4)展示成果和评价。在学生写出相关主题的调查报告、数学小论文、小课题报告并分享后,教师组织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习自评等方式,对学生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如可赋予学生“探究勇士”、“创新大王”、“调查小能手”等美称,使其感受到较强的成就感,激发其探究的积极性[2]
学生在研究学习相关课题后,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升,各小组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后续教学中大力推广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2.2数学手抄报
手抄报制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作力,在梳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既有知识进行了有效地复习,并经过二次创新做成内容丰富的“作品”。数学手抄报需要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书法、美术、排版、计算等等。
数学手抄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重点和难点知识,易错题的总结;(2)按照板块重新复习不同单元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分析解题思路和要点;(3)借助手抄报中的游戏、故事等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在制作以知识点和趣味数学为主抑或是复习主题的数学手抄报的过程中,既是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又加深了数学知识的认知,培养和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周记
2.3数学周记动物科学专业
数学周记是指导学生及时记录下日常生活。并从中悟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新公式推导方法、解题思路,结合上述内容书写自己的感受。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内部评价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比如:学完“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后,某位同学经过思考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从今天的数学课中发现,正比例属于“商”固定,反比例则是“乘积”固定。在之后的习题练习当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是正比例,两个量的变化时同步的,反比例则不同。由此总结为:正比例就是同步变化,反比例就是相反变化,这样一来数学知识便很容易理解了!再如一位学生在学完“鸽巢问题”后在周记中写下:“这周我们学习了鸽巢问题,也可以称为抽屉问题,即“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
至少数=商数+1”,开始做题时我总是分不清至少数的问题,老师帮我分析后又列举出以前学过的类似的题目让我练习,我发现原来鸽巢问题与原来学习过的“35个同学在公园划船,一条船最多能乘坐6人,问:至少要用几条船才能坐下所有人?”,此题可以将35个同学视为物体数,一条船可以视为“1个抽屉”,由此算出结果是6个抽屉,这样鸽巢问题就简单多了!”
结语团支书的职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和布置长作业,是为了指导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以这种开放的紧密联系社会的自主创新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鲍亚斐.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长作业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学,2022,00(01):102-103.
[2]徐如意.小学数学长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何静.新课改背景下多元智力理论对小学数学长作业的启示[J].新一代(下半月),2018,000(03):136.
[4]张卫星.小学数学长作业的内涵、特点与实施[J].浙江教育科学,2017,00(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