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题研究方案
预备党员介绍人意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而学生的作业是对研究效果最直接的反馈。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因人而异的弹性化和人性化培养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以发掘学生的研究潜力。因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作业备受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师往往轻视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强调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作用而淡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此外,题型单调,题缺乏多样性,题量过多,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身心疲惫,对研究失去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缺乏责任感,甚至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一些教师在理论上认识到作业改革的必要性,但在实践中却无法落实。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试图通过对作业方式和内容的改进,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达到作业预期和生成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兴趣对研究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够将无效变为有效,将低效变为高效。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作业设计和布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研究。
花生怎么种植方法2、新课改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即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我们需要贯彻这一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以激发其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花园英语怎么读
数学周记XXX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现代知识更新加快,需要改变强调接受研究、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改革作业、整合研究方式,使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学会自主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课题组通过口头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作业惯和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数学作业的看法。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我校的数学作业负担不重,但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有“吃不饱”的现象,对于类似“奥数”的拓展题应适当补充。因此,课题组决定采用分年级段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作业,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研究惯和研究兴趣的培养。
本课题主要研究通过丰富、新颖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研究的主人,进而逐步改善学生的数学研究方式,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与恐惧感,让他们喜欢做作业,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一场游戏课题的实验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研究与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实验结果从学生身上到答案。作业能体现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在评语中体现对学生发展的肯定。同时,研究需要客观,选择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具体在他们的作业布置上采取不同的方式,反复实验,最终得到最适应于该类发展程度的学生的布置方法。
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等。通过这些方法,课题组可
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到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布置方式,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建议采用“2+2”、“3+1”、“4+1”作业制,每周分别布置口算作业、正规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实践作业内容可包含数学思维训练类和数学实践类,如丰收园、调查和操作等。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准确、细致,采用等级评价,激励为主,适当写上激励性评语。学生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注意分析,做好记录,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提高。口算作业可在课堂上口算结束之后,学生同位之间直接批阅。
为了丰富课题研究内涵,可以依托活动,如开展数学周记和数学月报。这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活动中,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和要求,如针对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数学研究心得和体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