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理区域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梳理
一、北方地区自然环境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花生、大豆。
二、南方地区
三、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1、突出的位置特征是深居陆,距海遥远。
2、自然环境特征: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河流稀少,多为流河(河流);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3、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400~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原因:深居陆,距海遥远,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少雨。因此,西北地区河流稀少,水量较
小,水源多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水量较大。由于降水少,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屋。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的自然景观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4、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四、青藏地区
1、位置、围:位于我国西南部,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界,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相邻,南至国界喜马拉雅山。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其他区域的明显差异是地势高。
2、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显著的地表特征: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3、气候特征:“高寒”,特点:冬寒夏凉,夏季气温低。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地势高导致气候寒冷。高是原因,寒是结果。
4、河流:多外流(流、外流)河,雪峰冰川的融水形成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以畜牧业(农业部门)为主,原因是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适应高原环境的牲畜(如牦牛)。
6、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热量条件差,而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种植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农作物。
7、青藏地区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原因是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有(    )
①平原广阔②水分条件充足③热量充足④雨热同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
B.位于季风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C.降水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
D.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
4、影响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冰雹
C.台风
D.寒潮
5、从根本上说,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南水北调
B.海水淡化
C.人工降雨
D.发展节水农业
(2016·)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据此回答6~7题。
6、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
A.高原
B.吐鲁番盆地
C.岛山区
D.东北平原
7、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8、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我国的四大盆地A.属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季较短
B.丘陵面积小,平原面积大
C.甜菜和玉米普遍种植
D.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9、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B.农田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一熟
C.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
D.农田多为旱地,作物以小麦和大豆为主
10、我国南北方耕作方式不同,北方以旱作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产生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11、我国四大盆地中,有“紫盆地”之称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2、下列有关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B.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C.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D.沿江有面积较大的高原和三角洲
读图,回答13~14题。
13、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
A.敦煌处在亚热带,位于半干旱区
B.敦煌的年降水量为25~50毫米
C.大米是这里人们的主食
D.敦煌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14、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旱,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试判断该
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某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线路的旅行。读图,回答15~16题。
甲乙丙丁
15、旅行越往西气候越干旱,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6、骑行过程中,最可能观赏到甲图所示文体活动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敦煌
C.
D.呼和浩特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示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温暖
B.湿热
C.干旱
D.高寒
18、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9、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D.有“世界屋脊”之称
20、下列农业类型中,青藏地区最为典型的是()
A.河谷农业 B.水田农业 C.绿洲农业D.城郊农业
21、下图居民为何往往只穿一只袖子?(    )
A.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
B.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
C.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散热,温度低时,穿上那只袖子保暖
D.一只袖子的衣服穿起来方便
二、综合题
22、读图完成题目、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山脉),⑦(山脉),③(地形区),④(海)。
(2)⑨是省区,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油料作物是,作物的熟制是。该地春季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根据资料分析华北平原此灾害严重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对策:
(3)以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