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8 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
考点热度    ★★★★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四大地理分区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降水
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  800mm
气温、降水(或气候)
三、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的四大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400mm<X<800mm
水田  x>800mm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1月气温
低于0度
高于0度
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河流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汛期短,冬结冰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汛期长、冬季不结冰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干湿地区
以半湿润区为主
湿润区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民居特征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米饭为主
体育活动
溜冰、骑马
游泳、划船
冬季河流
结冰
不结冰
交通运输
陆路运输为主,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
考向一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该山脉的名称是
A.昆仑山    B.秦岭    C.祁连山    D.武夷山
2.甲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0等温线        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答案】1.B  2.D  3.D
【解析】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甲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故选B。
2.甲表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D。
3.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该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该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该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是一年两熟至三熟;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故选D。
考向二  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盆地与高原交错分布
高原和丘陵
高原和盆地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亚热带、热带气候为主
以温带大陆气候为主
高山高原气候
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植被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
高寒草地[来源:学科网ZXXK]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4题。
1.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2.图中两个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降水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3.下列叙述中和区域有关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冰山广布,雪山连绵
4.图中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喜欢吃米饭        B.擅长滑雪、滑冰
C.端午节赛龙舟        D.喜欢吃甜食和辣食
【答案】1.B  2.A  3.B  4.B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海拔最高的青藏地区,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故选B。
2.由上题可知,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纬度最高的北方地区,两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因素,故选A。
3.由图可知,区域是南方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该地区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观,故选B。
4.区域是南方地区,该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居民喜欢米饭;端午节有赛龙舟活动,该地区居民喜欢吃甜食和辣食;气候温暖、河湖众多,不擅长滑冰、滑雪,故选B。
读下图,完成1—3题。
1.以秦岭一淮河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    B.    C.    D.
2.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确定地区与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地形    D.植被
(2020·山东省初二期中)图中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2020·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初二期中)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据此读图,完成5-7题。
5.《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