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知识点梳理

选择题
1、流经新疆境内的外流河是(   )
A.雅鲁藏布江B.塔里木河C.黑龙江D.额尔齐斯河
答案:D
雅鲁藏布江没有流经新疆境内,主要流经西藏自治区,A错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B错误;黑龙江没有流经新疆境内,主要位于黑龙江,C错误;额尔齐斯河流经新疆北部,且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D正确。故选D。
2、如果你是一个采购员,你能从新疆买到哪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
A.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B.葡萄、大米、椰子
C.荔枝、火龙果、西瓜
D.香蕉、苹果、水蜜桃
答案:A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适宜种植的农产品有葡萄、哈密瓜、长绒棉等,故A符合题意,故选A。我国的四大盆地
小提示: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答案:B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
都很大。“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日较差大,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的植被变化大致表现为
A.森林→草原→荒漠B.荒漠→森林→草原
C.森林→荒漠→草原D.草原→森林→荒漠
答案:A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其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森林再到草原,最后到荒漠,故选A。
小提示:
5、新疆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习惯,这种习惯适应了新疆( )
A.多风沙的特点B.光照强的特点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D.降水稀少的特点
答案:C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指早晨气温低,需要穿皮袄;而到了中午气温高,只需要穿一层纱就够了。所以反映的是气温的日较差大,也就是气温日变化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故选C。
6、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资源
答案:D
试题分析:新疆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选D.
考点:新疆的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7、下列语句中描写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A
分析: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因素,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差异很大。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差别很大,A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景观,B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景观,C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日较差大的特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我国内蒙古高原上夏季的景观。根据题意选A。
小提示:该题考查我国的地理差异,理解分析即可。
8、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由东向西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西向东递减
答案:B
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
该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甲地位于其东部,乙地位于中部,丙地位于西部。结合图中信息可是,其降水特征是大致由东向西递减,B对,ACD错。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我们西北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
9、关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种植业发达B.乙区域耕地以水田为主
C.丙区域许许多的江大河的发源地D.丁区域气候温度湿润,黑土广布
答案:C
读图可知,图中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甲是我国
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气候干旱,种植业以灌溉农业为主,畜牧业发达,故A错误;乙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故B错误;丙青藏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故C正确;丁是南方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淡水渔业发达,“黑土广布”的是东北地区。故D错误。故选C。
小提示:
10、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高山气候
答案:B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西北地区身居内陆,距海较远,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选B。
小提示: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11、小丽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
答案:B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内陆地区,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局还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植被越来越少,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差异。故选B。
小提示:该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气候。分析解答即可。
12、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霍尔果斯---广州
B.霍尔果斯---上海
C.轮南---广州
D.轮南---上海,杭州
答案:A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分一线和二线,一线工程是从轮南油田输送到上海,二线工程从中亚国家进口,起点是霍尔果斯,终点是广州,故选A。
13、“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改善最明显的是(    )
A.酸雨的减少
B.沙尘的减少
C.水土流失的减少
D.泥石流的减少
答案:A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现状,调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频率,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A正确,并不能使沙尘减少 、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流减少,BCD错误。故选A。
14、塔里木盆地地区水资源缺乏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降水少B.城市众多,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D.水资源利用率低
答案:C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塔里木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多,分布着众多绿洲,人口、城市较密集,农业属于灌溉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故选C。
考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