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好句赏析
说了那么多诗句,诗词,今天就来说说近代的事情,在古⽂⾔⽂废除的时候,⽩话⽂就⼀家独⼤了,发展到现在,⽂⾔⽂⾃然有⽂⾔⽂的好处,短⽽不易懂,只能很少的⼀部分⼈才看得懂吧,放到现在,⼏乎是看不懂,谁会张⼝就说⽂⾔⽂,真是可怕,这可能就是⽂⾔⽂的弊端吧。在新⽂化运动之后,⽩话⽂更是达到了⼀个顶端,鲁迅就是在这个时候写出了中国第⼀部⽩话⽂⼩说。
这个⼤家知道是什么吗,肯定很多⼈都不知道吧,不知道没关系,查⼀查百度知道了,作为⽩话⽂的先驱⼈物,鲁迅⼀⽣也是创造了很多经典,如《狂⼈⽇记》,《朝花⼣拾》等等,还有很多著名的篇章,那么,鲁迅作为⽩话⽂的先驱⼈物,是否也会出现⼀些⽐较严重的语病句呢,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鲁迅散⽂也有病句,就这句,⼤约他的确已经死了。
这出⾃孔⼄⼰结尾的⼀句中,那么这句到底是不是病句呢,⼀直争论不休,这个有争论的话题,⼤家都会去讨论议论啊,那么就来分析这句话,先不要说这句话的背景,⽽是直接来看这句话,“⼤约他的确已经死了”,⼤家知道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了,可是这⾥⾯有⼀个“⼤约”这是什么词,就是疑问词,⼀个疑问词和两个肯定词组合在⼀起,肯定就是病句。
从这⾥分析就是病句,那么问题在反过来,从孔⼄⼰的⽂章⾥去分析,⾸先⼀个⼤约就是不确定孔⼄⼰已经死了,之后再来两个“的确”和“已经”,这都是来表达前⾯那个“⼤约”的,显⽰疑问,再来猜测,就形
成了“⼤约、的确、已经”,所以不管怎么看,这个都是⽐较有语病的。
这句话呢,鲁迅肯定也是揣摩的,不然就不会这么写了,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语病的,不过怎样写,就符合鲁迅的猜测,并不是肯定的回答,对于孔⼄⼰的命运都是猜测罢了,对于这句话呢,就看⼤家是怎么觉得了。
请看图写诗或散⽂
青春逝远如离帆,回眸⼀望指弹间。对鲁迅的评价
爱恨情仇终须去,仰天长啸天地宽!
鲁迅为什么没得诺贝尔⽂学奖
得不得都是中华民族⽂坛上的巨⼈,得不得都是⽂化战线上真正的有⾎性的战⼠,得不得都是中国⽂⼈的旗帜,得不得都是都是中华民族灵魂的象征。得了也可能反⽽有辱于鲁迅先⽣的伟⼤⼈格。
鲁迅是什么“学家”
鲁迅⾸先是个作家。
⽽且是⼀个⾮常先锋前卫的作家。
他在上世纪三⼗年代的⼩说集《故事新编》已经⽆师⾃通地使⽤后现代⼿法,⽽当时现代派⼿法尚且没有多少⼈能够理解,例如施蛰存⽤意识流⼿法写成的⼩说《梅⾬之⼣》,今天才被认识并收⼊⼤学语⽂。鲁迅在《故事新编》⾥表现出来的后现代⼿法竟类似今天周星驰电影的价值解构⽆厘头恶搞,你说得有多先锋多前卫?
其次,鲁迅是⼀个了不起的天才,不仅⽂学,⽽且美术,北⼤的校徽是他设计的,设计得那么经典。
如果你硬要问鲁迅有什么学问,那么我告诉你他没什么学问。
原因之⼀,鲁迅特别厌恶学问。
原因之⼆,鲁迅最不在乎现成的东西,他向世界发出的声⾳,都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声⾳。
如果你还要坚持问,那么我告诉你,鲁迅是⽤⽂学研究社会、⼈性的,所以有些情绪化,不是学问化。⽂学是情感,不是学问。
如何评价鲁迅
提起鲁迅先⽣,就像提到苏轼和《红楼梦》⼀样,明明有说不完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况且,相对于苏⼦与《红》,鲁迅距我们更近,他对我们的启⽰更直接。我未读完《鲁迅全集》,看过他所写的全部⽩话⼩说、散⽂集、⼤部分杂⽂,浏览了他的《中国⼩说史略》和他的旧体诗,也看了不少关于他的⽂字。我不打算对鲁迅作概述,只就⾃⼰获益的那些⽅⾯,简单谈些感受。鲁迅启发我最⼤处在于真,在于深,也在于⼴,还在于韧。
鲁迅先⽣⾻⼦⾥是诗⼈。他的⽂字凝练,本就具有诗的味道,《野草》等作品的诗味尤其浓郁。诗⼈,尤其是中国的诗⼈,⼤多算是抒情诗⼈,⽽抒情诗⼜多是篇幅不长的性情和性灵之作。鲁迅的作品⼤多不长,较长的《阿Q正传》也仅是个⼩中篇。
鲁迅具有很强的诗⼈⽓质,其中最重要的⼀点是真诚,是有颗⾚⼦之⼼。他⼀直在竭⼒坚持着“真”,⼩说《伤逝》⽆疑是最好的注脚。该⽂实际上揭⽰了真与善难以两全的困境,涓⽣最终选择了真,选择了真诚,这导致了⼦君的死,展现出了作者的困惑与苦恼,也在⼀定程度上说明了他更重视真。
⽽先⽣在逝世之前,还写了篇《我要骗⼈》的⽂章,表达他的苦恼。可以说,善与真的⽭盾,困扰着他的⼀⽣。他是真诚的,也是善良的。善良的⼈不少,留下真⽂字的⼈却有限;真诚的⼈也很多,但留下真诚笔墨者却相对较少,同时能够持续地信奉善的⼈,就更是凤⽑麟⾓了。
先⽣在评价⾃⼰的⼩说集时,曾⽤“格式的特别”和“表现的深切”等语。这是很精到的批评,我以为,后
者当是先⽣的⽂字能够赢得⽆数读者的最重要原因。鲁迅先⽣⽣前被⼈讥为“⼑笔吏”和“绍兴师爷”,重要的原因之⼀就是他⽂字的深刻犀利。他真诚甚⾄⽆情地揭⽰出现实的种种⽣态,使那些⿊暗中的⼈与物,暴露在太阳底下。如此,才能更好的引起世⼈的关注,也才
能“引起疗救的注意”。⽽最能够体现鲁迅之深的,或许不是那些⼩说,⽽是他的杂⽂,尤其是那些对于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的批判的⽂字,可以说是⼊⽊三分、发⼈深省。先⽣的好些⽂字,现在重新发在媒体上,也很难说是过时了。这是鲁迅先⽣的幸运,还是不幸呢?关于先⽣的思想,我不打算展开,也暂时缺少相应能⼒。⽽要消化先⽣的⽂字,还需要很长时间,我愿意做先⽣忠实的学⽣。当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于先⽣的⽂字所涉及之⼴阔,则是我辈⼀时难以详述的。他不像王国维、章太炎等⼤学问家,偏好考究和研治历史⽂化,先⽣关注的问题现实意义更强,与社会和⼈⽣更近,很少“隔”的感觉。这也是先⽣⾼于其他诸贤的地⽅。不少喜谈国事⼈⽣者,往往失之义⽓,所见也乏深度。有些⼈在个别点上有些⼼得,但离开那些点⼉,所见就极平庸了。有些⼈的才华未必会输给先⽣,但是他们过于⽂学和个⼈了,⼴阔的社会消退的太厉害,以⾄⼈们往往只能看到⼀只⾼蹈的瘦鹤,虽不乏天韵仙姿,但终觉过于飘渺,于世于时⽆甚裨益,⼈们和历史所给与他的时空就相应有限了。鲁迅先⽣的⼴阔视野,与其深厚的学养,以及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与关注是分不开的。这是先⽣给偏好思想,希望对社会进步能有所贡献者的极重要的启⽰。
再说先⽣的韧。郭沫若在⼀篇⽂章中曾说,“鲁迅的韧,闻⼀多的刚和郁达夫的悲⼰⾃牧,实为⽂坛三绝。”他的话是有道理的。鲁迅先⽣,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对于传统的质疑以及对于现实中不良现象的剖析,都是极为深刻的,⽽且他能够坚持下去。后期,他把⼤量的精⼒投⼊到杂⽂上,写了不少⽂化批评、历史批评和社会批评。正是由于鲁迅的创作,杂⽂作为⼀种⽂体的地位,才得以确⽴。
从国骂到节烈与裹脚,从胡须⽛齿到“费厄泼赖”,从国⼈的脸到国学,从⽂学与出汗到⽂艺与政治,从拿来主义到斯巴达之魂,等等,先⽣笔⼒所及,真是天上地下,古时今朝,所论之⼴,所议之精,⼏乎让⼈⽬不暇接,难以置信。有时,因情势的需要,他会就⼀个问题,写多篇⽂字。⽐如关于“三⼀⼋”惨案,关于雷峰塔的倒掉,关于⽂⼈相轻等问题,他各写作⼀组⽂字,⼒求将深⼊地就剖析问题,或者借以发表对于社会或者⽂化的批评。
最能够体现先⽣之韧的,当是他的战⽃精神,即所谓不战则已,战则不⽌的⽃争精神。散⽂诗集《野草》和部分杂⽂,很好地呈现出了这⼀点。不仅⾃⼰战⽃,他也⿎励青年同样战⽃,纵使⾯对的⽆物之阵,也须战⽃到底。否则,就是失败,就是会在沉默中灭亡,以前所获得的战果也都将失去。他甚⾄愿意做团死⽕,为了能够使青年获得新⽣,使新社会早些到来,不惜与⿊暗邪恶者同归于尽。
这种坚韧的决绝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中是少见的。屈原有类似的理想⽓质和执着精神,但更为接近的,要数嵇康了。这种拒绝宽恕与和解的精神,是很动⼈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事贵因循、提倡忠恕的国度,这种精神有其价值与意义。
另外,先⽣的反抗绝望与虚⽆的理路与精神,对我的影响也很⼤。这⼤概也是为何⾃⼰倾⼼尼采、纪伯伦等⼈的缘故吧。先⽣馈我良多,限于篇幅,就不再罗嗦了。
另外,值得⼀提的是,必须辨证的对待鲁迅其⼈其⽂,否则可能会“⼀叶障⽬,不见泰⼭”。如前⽂所述,深刻常与偏激同⾏,鲁迅在批判具体对象之时,往往抓住⼀点,将类似的诸问题融在⼀起,⽽不及其他,他的批判是针对某类现象的,⽽⾮针对具体⼈和事的。
然⽽同时,难以否认,鲁迅很多时候,是有⼈⾝攻击倾向的。有时,他未能全⾯了解事实,所做出的判断,就未必客观公正了,那些被他骂作“丧家的”、“资本家的乏⾛狗”之类者,有时是很⽆辜的。他对于现代评论派、顾颉刚和章⼠钊等⼈的评价,显然是不全⾯,有时甚⾄是歪曲的。他及“五四”时期的诸⼈,对待传统⽂化的态度,也缺乏辩证性,有些批判和指摘是⽆理的,甚⾄是错的。
(许寿裳作《鲁迅传》)
诸如此类问题,我们不能⼀味地怪罪鲁迅先⽣,毕竟旋涡中⼈,由于利益与情势等的影响,往往会失之义⽓。⽽且,他所在的时代与我们的也不同,我们不宜苛责前⼈。况且,他不可能像后⼈⼀样,能够在较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做出超越的评判。因此,要理解鲁迅,就必须全⾯了解他的⼈和时代。真正做到知⼈论世,然后才能谈得上学习和研究。
同时,我以为像鲁迅这样爱冲动爱⾛极端的⼈,应多加谨慎,防⽌由于⾃⾝性格弱点,⽽做出对他⼈不公正不友好的事情来。鲁迅先⽣性格中,似乎具有⼀定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在作⽂上,会使得⽂字变得深刻活泼,但若在⼈际交往中起作⽤,效果可能是不⼤理想的。这或许是鲁迅先⽣,不能很好地处理⼈际关系的⼀⼤原因吧。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做⼈与作⽂区别开来。做⼈作⽂,都要真诚,但其中的不同处也需注意。⽽且,应该不断增进对⾃我认知,同时持续地开展⾃我完善和⾃我教育。我不认为这种⾃查⾃修,等同于⾃恋和⾃残,相信只要把握得当,这种⾃省习惯,
将使我们⾛得更远更好。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风雅⼈⽂观察。如觉⽂章不错,还请点赞⿎励,欢迎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