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学江西诗派诗歌
作者:刘金月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7
        要: 学界对江西诗派的形式美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主要从诗歌出发分析诗歌的美,而较少从美学的角度关照江西诗派诗歌的美学意义。关于江西诗派形式美的研究,也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从美学看,江西诗派诗歌中哪些属于形式美,江西诗派研究中所说的形式美和美学中的形式美是否属于一个概念,对这些问题目前学界关注甚少。本文致力于以康德的形式美学关照江西诗派诗歌美的原因和目的。
        关键词: 江西诗派 形式美学 精神自由
        江西诗派从产生开始,就提出了以独特的创作理论作为指导,在诗歌的革新和创作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历来对江西诗派诗歌的形式美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都是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形式美学的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鉴赏江西诗派的一切的诗歌改革和创新都是基于形式,并试图探究原因。
        诗歌从康德的形式美学的分类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判断。这种审美判断是从个别的事实感受出发寻一般,只是这一般不是概念的而是经验的,它具有主观性,却要求人人都同意和认可,康德把这种判断称作反思判断反省判断,是一种审美判断。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判断。江西诗派的诗人不断通过对诗歌改革,从黄庭坚的点石成金夺胎换骨,到吕本中的活法、杨万里的意味余意”“余味、姜夔的法度等说法,都是通过改革诗歌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
        诗歌本身即为表达的形式。其中包括语言、音律、格式的要求、意象的选择和组合创作主体天才的创造力。这个形式本身就是美,诗歌所表达的美是通过上述体现的。江西诗派所做的正是如此。
        一、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黄庭坚此处提出的是创作法则,要求多读前辈的诗书,掌握形式技巧。然后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最重要的注意点集中在字句法度等具有形式美的规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