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52期2013年8月(下)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52
August 2013(C)
浅谈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龙兰(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C9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4-0177-02作者简介:龙兰(1981-),女,四川绵阳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以个性化护理、程序化护理、文化护理或宗教护理等形式,在充分的护患沟通中得以体现。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和护理实践的不断变革,随着心理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使作为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心理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关键词护理心理学整体护理发展趋势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ursing Psychology //Long Lan Abstract Since the late 1970s,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world within the scope of medical thinking has changed,and the proposing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made the nursing work no longer single disease nurs
ing,but the overall pa-tient-centered or health-oriented nursing.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a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holistic nursing,with in-dividual nursing,process-based nursing,cultural nursing or reli-gious nursing as the styles,is fully embodied in th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Reform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ursing and nursing practi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sychology and nursing,makes nursing psychology achieve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Key words nursing psychology;the holistic nursing care;the de-velopment trend 护理心理学,这个词大家听起来已不再陌生。很多人会认为就是把心理和护理结合在一起了,很多的病人则在享受护理服务的时候,并未真正体会或感受到心理思想在护理中为其带来的优势。那护理心理学是如何而来,如何发展的,现在我们又处于什么样的护理心理发展领域呢?本文就来浅谈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又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护理心理学多英译为nursing psychology ,在欧美地区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会把有关护理心理学方面的教科书称之为“护理用心理学”,两者之间还是略有差别的。护理学科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之后才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改革。美国著名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于1977年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护理中心”的全新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就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整体护理是以临床心理护理为核心内容,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于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应进行全面整理、评估,为护理诊断做好准备。同时在护患沟通中还常以程序化护理、文化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等形式体现。
护理心理学存在的重要性有以下两点:
1)主要针对的是护患关系所产生的,需要把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护理学领域里,为护理工作所服务。医患关系对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患者的信念、思想、态度、情感等心理活动能使其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朝一定方向变化。例如,刚入院的患者由于不熟悉医院环境有焦虑不安情绪;冠心病患者易产生急躁情绪,某些精神病患者由于不承认自己有病而拒绝住院;有妄想症状的患者误认医院为监狱,视医护人员为监视他的“公安人员”,产生恐惧甚至逃跑的企图等。护理心理学还能帮助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以便于在中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活动,使能顺利进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心理品质的修养。护士的行为举止与态度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尤其是一些医护人员
把个人在生活中的感情彩带入到工作中,不利于工作的
开展,会使患者原有的不良心理增加,甚至会出现患者极其不配合的现象,有碍于的顺利进行。所以护士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言谈举止,以便给患者带来亲切关怀、体贴了解、主动帮助的体验。护士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科学知识与护理技术外,还要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头脑,准确处理病人的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查看大量国内外学者互访的相关记录及优秀学术期刊,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即将呈现以下四个方面:1)心理学的教育会加大力度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出现。目前已有很多发达国家在逐步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同
(下转第180页)
177. All Rights Reserved.
时,还以培养现代化护理人才为目标,对护理专业教学课程做了大幅度调整,其中还特别强调了护士应该具备职业素养和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而且在设置课程时明显增加了心理学的课时量。
2)在护理实践中会越来越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其服务。
长期以来,护理心理学课堂教授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相脱离,需要尽早改变这一现象。比如,在医院接生后,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应全力帮助建立父母亲与早产儿之间的亲密关系,让母亲能放松心情,有信心与早产儿见面,若母亲未准备妥当,也不急于一时,可了解其担心的问题,依其需求给予适当的支持,新生儿ICU皆24小时开放探访,以鼓励家属能随时探访,认识及了解自己的宝贝。除此之外,应尽早实行袋鼠式护理(Kangaroo care),虽ICU内每房间有2床病人,场地虽不宽敞,但仍可摆置
躺椅,不论在ICU或Inter-mediate单位内,不管孩子多小,母亲们皆在躺椅上很从容的,有些熟练的母亲不需护理人员协助,即将婴儿由保温箱内抱出,置放在前胸,享受肌肤接触之乐。以上几点做法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研究,他提倡,应该毫不犹豫地拥抱宝宝,这才是爱的本质所在。这也更能体现出在未来的护理当中人们对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是多么的需要和有必要,也说明心理学在护理中为护理人员与病人所带来的优势。两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3)在临床心理护理中需要融入心理疗法,以保证对患者在过程中全方位的呵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和病情复发的几率降低。
4)音乐疗法、认知疗法、松弛训练法常被国外用于临床心理护理。在采用以上几种心理疗法进行心理护理时,国外研究常常会结合心理量表进行对照测验,以提高病人康复的几率。美国曾用音乐疗法做过实验调查,结果表明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且无创性的护理干预,值得提倡和推广使用。美国护理研究人员Weber的研究也证明松弛训练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护理心理学的出现是时代必然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护理心理学的全方位发展,所受益的不仅仅是患者,更有护士、医务工作者、患者家属等等。同时也真正能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缩短并且病情复发率大大下降。所以,应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尽早地、全方位地渗透到护理学教育、实践、理论中,在护理学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加入心理学的学习,使护理工作者对自身的素质
调节和培养能更深入和全面,这也是护理心理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也是对后期工作、生活影响最大的方面。
参考文献
[1]计惠民,陈素坤.国内外护理心理学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3
(11).
[2]张玉兰,刘艳华,张燕.心理护理现状分析及发展[J].护理研究,2007
(12).
编辑李前锋
实训、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市场营销模拟实训以及金融证券实训。在综合实训室中,由教师制定专门的实训、实验项目,学生以分组或独立操作的形式去体验不同管理岗位和基层操作岗位。
3.3注重学生对项目甄别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校生目前对创业普遍表现出了较为开放的心态,许多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十分高涨,在校园内从
事小商品经营以及在淘宝上经营网店的学生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但从总体上来看,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较低,除经验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经营项目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只是凭直觉进行随意选择。
实际上,项目的选择和甄别应该是一项相对专业的过程,既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也离不开必要的数据支持和规范化的决策流程。而大学生创业基地中的创业设计大赛模块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的,通过专业的创业培训课程使学生了解创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并对各种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挑战杯大赛的培训则是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国家的专业赛事,学习如何撰写规范的商业策划书,并能够站在风险投资者的角度客观评价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经过了这些训练,学生就不再会盲目地选择创业项目,对项目的甄别、评价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业项目的实体转化就可以大幅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3.4以低风险模式保护学生的创业激情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一旦失败以后再次创业的可能性就会非常低,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非常宝贵,如何激发起并保护好他们的创业激情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创业实践中心的校内虚拟公司模块可以给学生提供工作室,让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提前感受真实的创
业过程,又不必承担创业投资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工作的场所和设备及日常性开支均由学校提供,另一方面学生承接的业务也会先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并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可以大幅提高业务质量。这种虚拟公司的模式将学生的创业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指导教师在保证学生自主经营的前提下全程监控业务的开展过程,使学生在积累创业经验的过程中其创业激情也得到了保护,对毕业离校后进行自主创业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陈丹.有创业意向大学生对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看法[J].十
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2]杨林,杨永俊,熊珍琴,郑玉刚,邹一平.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
分析及其目标模式选择[J].渤海大学学报,2005(3).
[3]王秀妹.浙江义务工商学院淘宝创业成功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
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授大学学报,2011(4).
[4]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
究,2009(4).
编辑李前锋
(上接第177页)
创业就业
18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