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优秀教案(全册)
备课资料
[备选例题]
【例1】判断下列集合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并用适当的方法表示:
(1)3除余1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由所有小于20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3)二次函数y=x2+2x-10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4)a、b是非零实数,y=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
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法和集合的分类.用列举法与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要分清元素是什么,二要明确元素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解:(1)3除余1的自然数有无数个,这些自然数可以表示为3n+1(nN).用描述法表示为{x|x=3n+1,nN}.
(2)由题意得满足条件的正整数有:3,5,7,11,13,17,19.则此集合中的元素有7,用列举法表示为{3,5,7,11,13,17,19}.
(3)满足条件的点有无数个,则此集合中有无数个元素,可用描述法来表示.通常用有序数对(x,y)表示点,那么满足条件的点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y)|y=x2+2x-10}.
(4)ab<0,y==-1;ab>0,a>0,b>0a<0,b<0.
a>0,b>0,则有y==3;a<0,b<0,则有y==-1.
y=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共有两个元素-13.则用列举法表示为{-1,3}.
【例2】定义A-B={x|xA,xB},M={1,2,3,4,5},N={2,3,6},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N-M.
分析:应用集合A-B={x|xA,xB}与集合AB的关系来解决.依据定义知N-M就是集合N中除去集合M和集合N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观察集合MN,它们的公共元素是2,3.集合N中除去元素2,3还剩下元素6,N-M={6}.
答案:{6}.
(设计者:张新军)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在初中代数不等式的解法一节中提到: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解集的定义中涉及到集合”,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集合,引出课题.
思路2.开场白: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在初中我们已经有所接触,比如自然数集、有理数集,一元一次不等式x-3>5的解集,这些都是集合.还有,我们学过的圆的定义是什么?(提问学生)圆是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接着点出课题.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实例高中数学教案,5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北京大学20049月入学的全体学生.
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5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引导过程:
①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②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
③集合的表示法:a.自然语言(5个实例);b.字母表示法.
④集合元素的性质:a.确定性:即任给一个元素和一个集合,那么这个元素和这个集合的关系只有两种:这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⑤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分别用表示.
元素确定性的符号语言表述为:对任意元素a和集合A,要么aA,要么aA.
⑦在初中我们学过了一些数的集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常用数集的记法:
自然数集(包含零):N,正整数集:N*(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因此字母NZQR不能再表示其他的集合,否则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提出问题
(1)请列举出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