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内容:
  在这册教材中共分十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包括:1、有余数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5、万以内加减法(二)。
  二、“空间与图形”包括:3、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6、对称7、图形与拼组9、时分秒的认识。
  三、“统计与概率”包括:8、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奇妙的动物世界”和“户外活动”。
  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本册内容的重点:
  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一、野营——有余数除法 ………………………………………………5课时
  二、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一) …………………………… …11课时
  三、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4课时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 1课时
  四、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9课时
  五、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6课时
  六、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2课时
  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7课时
  八、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3课时
  九、我锻炼我健康--统计……………………………………………… 2课时
  实践活动——户外活动…………………………………………… 1课时
  十、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5课时
  教学进度
  1 2.14—2.19 野营——有余数除法
  2 2.20—2.26 有余数除法复习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3 2.27—3.4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4 3.5—3.11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5 3.12—3.18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6 3.19—3.25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7 3.26—4.1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8 4.2—4.8 清明放假
  9 4.9—4.15 期中复习
  10 4.16—4.22 国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11 4.23—4.29 国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2 4.30—5.6 劳动节
  13 5.7—5.13 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14 5.14—5.20 去姥姥家—混合运算
  15 5.21—5.27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