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24 月迹
月到中秋(节选)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
心。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选自《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8年第8期)
1.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                                                                   
三五成:                                                                 
2.抄写文中描写颜的词语。
                                                                           
3.“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这句话中“稚嫩的脸”是代指          。他们“失望”是因为                                         
4.“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它的意思吧。
七月的天空                                                                             
5.选文写到了哪些人在中秋的活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形容一伙一伙的人,几个人几个人聚在一起。
2.蓝白 白雾茫茫 油绿 洁白
3.孩子  没有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
4.示例: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5.选文写到了孩子和大人在中秋的活动。我从中感受孩子的天真和顽皮,大人们淳朴自然的生活氛围。
夜听九寨(节选)
沉  石
  九寨的夜很纯净,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贴近礁盘,俯身侧耳,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与喷发的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珍珠散落般的音韵,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的合奏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  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  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  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  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你真的要进洞  甘巴急了    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决心已定。
走进山洞,寻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清脆、响亮,宛如从悬崖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心脾。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
  蓦然,我的头顶传来一阵水流的轰鸣,如千丈瀑布直泻而下,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望,却黑压压一片。
  我们循着水声钻过一个个山洞,翻越一条条起伏的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pán)凹处,总感觉到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中闪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辉映着整个山洞。啊,到了,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如此的原始而年轻……
(选自《梦寻南梁 沉石经典散文阅读赏析》当代中国出版社)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哪些声音?
                                                                               
3.作者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这句话写出作者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
B.作者的兴奋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条山洞中的泉水的人。
C.作者的兴奋不仅是因为新的发现,还因为他真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5.作者抓住“听”来写九寨,重点描写了在山洞里的“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参考答案】
1.“ , , 。” , 。  “ ?” ,“ 。”
2.作者在九寨的夜里听到了泉击石盘的声音、水珠打在翠竹林里发出的声音、山洞里泉的声音、瀑布轰鸣的声音等。
3.示例:深夜中山泉流淌,共鸣和谐,仿佛泉水有灵魂与生命。作者这样写突出了泉水在九寨的地位,也能凸显九寨的神奇。
4.B
5.示例:作者走进山洞,就像走进了九寨的中心,能更好地触摸到水的神经,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这样就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更好地写出了九寨独特的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8分)
1.lí mínɡ(      )时分,qī hēi(      )的夜渐渐褪去,天yù lái yù liànɡ(            )。我pāo kāi(      )昨日的烦恼,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
2.yè mù(      )下,天马hé pàn(      )的大rónɡ shù(      )无视河水的zhǎnɡ luò(      ),正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二、选字组词。(9分)
假    暇    瑕
(    )如  (    )疵      应接不(    )
稍    捎    梢
(    )微      树(    )      (    )东西
榆    愉    喻
(    )快      比(    )      (    )树
三、选择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yùn)    正(jiū)      打(ɡēnɡ)    果实累(léi)
B.袅(niǎo)  空(kuànɡ)    妒(jì)      不可计(shù)
C.山(shì)    噪(ɡuō)      冽(lǐn)    娥(chánɡ)
D.盆(cí)    木(zhuānɡ)  未(miǎn)    然无声(qiāo)
2.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尽)
B.碎乡心梦不成(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C.王孙自可留(王孙:指姓王的人的孙子)
D.枫桥夜(泊:停船靠岸)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
B.蒙蒙的细雨      朦胧的微光
C.凛冽的清晨      明亮的月夜
D.闲逸的心情      七彩的红霞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迹》一文中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中、河边三个地方,这也正是孩子们
寻月亮的足迹
B.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傍晚去,没有看到鸟;第二次是早晨去,看到了
众鸟纷飞的景象
C.《四季之美》一文中描写冬天早晨的美时,作者主要采用了静态描写的写法
D.“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用赞美、感慨的语气来朗读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照样子,运用动态描写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成结队的大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