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丨赣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双桨舞蹈
2. 了解双桨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通过学习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对身体的协调掌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演示视频或PPT,展示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纸制的小桨,并准备好彩铅笔。
3. 准备一面干净的黑板或白板,以备备课时使用。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双桨舞蹈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动作和舞蹈形式。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双桨舞蹈是一种中国传统舞蹈形式,通过手中的双桨划动起舞。
3.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双桨舞蹈?你们认为双桨舞蹈有什么特点?
Step 2:学习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
2.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学习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
动作一:双手持桨,左右划动
动作要领:双腿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持桨,左右划动,手臂呈直线。
动作二:前后划动
动作要领:保持动作一的姿势,桨向前划动再向后划动。
动作三:转圈划动
动作要领:保持动作一的姿势,双手转圈划动。
Step 3:学习双桨舞蹈的技巧(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双桨舞蹈的技巧,并解释每个技巧的要点。
2.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学习双桨舞蹈的技巧。
技巧一:单脚起跳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技巧要点:单脚轻轻蹬地,起跳时保持身体平衡。
技巧二:转身划动
技巧要点:在桨划动的同时,身体转向。
技巧三:协作划动
技巧要点:与舞伴配合,同时划动桨。
Step 4:绘画活动(25分钟)
1. 教师给学生讲解绘画任务:每位学生用彩铅笔在纸上画出自己荡起双桨的形象。
2. 学生们开始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在一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Step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学生们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与分享。
2. 学生们可以依次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双桨舞蹈在什么场合可以表演?你们还想了解哪些传统舞蹈形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双桨舞蹈,并学习了双桨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绘画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扩展了对传统舞蹈形式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审美意识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