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作者:李零
  本书是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第一本(余三本为读《周易》《老子》《孙子兵法》)。本书不再采用传统的依从《论语》文本,寻章摘句解读古典文献的方式,而是将整部《论语》打散、拆开来,分上下篇,二十个专题,上篇纵读《论语》,从人物入手;下篇横读《论语》,从概念入手,面向更普及的层面阐释经典。 本书是《丧家狗》的续篇,它和前书不一样,不是通读,而是精读。在这本书里,作者是把《论语》拆开来读:上篇讲人物,纵着读;下篇讲思想,横着读。作者叫“《论语》纵横读”。它和前书有共同主题:一是讲圣人概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拒绝当圣人,子贡为什么要把他树为圣人;二是讲道统之谬,它是怎样从孔颜之道到孔孟之道,再从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来的。
  去圣乃得真孔子在线阅读地址五月天经典歌词
  去圣乃得真孔子读后感 第(1)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  第一个,《论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应该怎么读?《论语》是由语录体写成的诸子著作,本身并不是经,也没有固定顺序。所以,应该把《论语》拆开来读,从中梳理孔子的思
想系统。
  第二个,用纵读法读《论语》,孔子是怎样变成圣人的?孔子自己并不自认为圣人,是他的学生们为光大师门,在他身后将他树为圣人。在汉代皇权选择了儒家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巩固,头衔也不断增多。在宋代建立的儒家道统中,孔子的学说被破坏和扭曲,从四科并举缩小为一脉单传。
  第三个,用横读法读《论语》,能够总结出孔子思想的哪些要义?孔子虽然重视天命,但更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推行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的君子道德标准。在他的政治观念中,确立名分、建立礼乐文化是首要目标。
  李零强调,本书致力于去掉孔子的圣人名号,不是为了否定孔子,而是为了客观看待他不容忽视的真正价值:孔子是当时学问最大的人。作为社会批评家,他最重视德与礼,但他开出来的药方,却没有运用的条件,恐怕也并不可行。孔子最重要的价值,是开启了百家争鸣,通过儒家与诸子百家间的互相批评,达到了思想上的空前自由、学术上的空前繁荣,才有了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昆凌个人资料>儿童绘画课
  李零说,他面对孔子,是“用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理解另一个知识分子的心”。他的书“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众拍马屁”,必须用他自己的眼光,只要是不符合原书的说法,他
就概不接受。他选择的这种孤独的治学方法,对我们读者来说却是很友好的,我们可以通过本书,知道更真实、更清晰的孔子。
启动项管理  我们对孔子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孔子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即使我们不了解孔子、不读《论语》,也同样从社会伦理、家庭教育中受到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今天,我们通过李零等学者的新研究,用平等的眼光感受孔子的人格和智慧,而不再将他作为空洞的圣人来膜拜,不夸张地说,这确实是千年一遇的机会。对孔子而言,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者,思想能够被客观地还原,也是真正的尊重。
 
>成都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