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第1课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
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
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对昼夜交替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模拟实验验证。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的地点的已知时间,推测其他地区的所处时间,认识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教学准备】
及时贴,小地球仪、大灯泡、小组记录表等;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两人一组。
①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②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一、着眼生活,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你认得这是什么地方吗?(街口街)是的,这是从化街口街。这又是哪里呢?(还是街口街)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一个是白天一个是晚上)
你是怎么判断出白天还是晚上呢?(白天有阳光照射晚上有灯光)我们称有阳光照射的地区为昼,照射不到的称为夜。(课件出示白天、黑夜的照片)板书:昼夜
当白天过后肯定是晚上,晚上过后又是(白天),接着又是(晚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昼夜交替现象。板书: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以课件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街口街入手,发现生活中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师巧妙追问,轻松自然地引出课题“昼夜交替”为下面的提出问题作了恰如其分的铺垫。]
二、探究活动一: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
1、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
过渡:要想做一名科学家,我们首先要敢于猜想,敢于提出假设。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开动大脑,猜想一下: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要求把你的想法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可以用两个圆分别代表地区和太阳,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小组讨论,将可能的假说画在记录单上。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初始想法,画示意图。
3、集体交流,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迪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导入环节收集学生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前概念。]
过渡:猜测是科学课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刚才进行了大胆猜想,说明大家有良好的科学预测习惯。很好!在大家的猜测中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进行论证。怎样去判断呢?
三、探究活动二:“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模拟实验
(出示:一个大灯座灯泡和地球仪)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这些材料怎么做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选用有简单、有效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开展探究。原来教材中的手电筒由于光束是单一方向的,与太阳光四面八方有区别;所以学生操作时有麻烦,但缺选用了大灯座灯泡后,与太阳更相似,学生操作更简便。]
1、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灯泡来代替太阳,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
2、用及时贴在地球仪上的中国版图做标记,这就是我们的家。
3、小组合作,设计草图:
我们已经选择好了合适的模拟实验材料,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你们小组提出的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观点,先小组合作设计模拟实验方案,画出示意图,设计完成之后再全班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最科学。
(1)学生合作设计方案,教师巡视、交流、指导。
(2)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设计方案(学生汇报,教师给以鼓励)
模拟实验,探究发现
出示实验要求:
(1)调节灯泡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灯泡不能随便乱动。
(3)认真观察
(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
同学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有什么要求?关灯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实验细节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5、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给予评价。
(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他可能性。如太阳绕地球转,地球自转;太阳不动地球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自转,太阳绕另一圆心公转;地球和太阳在同一轨道上,地球自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