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仲谦雕刻  (明)张岱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1)简析文中濮仲谦这个人物形象。
(2)分析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根据《大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2015年大连中考语文考试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等,卷面满分为150分。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
二、命题原则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4.命题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
  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识字、写字。
  识字与写字的考查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三方面的内容。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写字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
  学生应能够正确识记、使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掌握的3500个常用字。
  2.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与运用。推敲文言文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古今优秀诗文的能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古今优秀诗文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
  3.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考查语言的运用情况。如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词语,能够辨识、修改病句,会对对联,会造句,会仿写,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正确使用标点,能连贯、得体地表达,能提炼概括信息等。
  4.名著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整体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进行概述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古诗文阅读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安、卑、被、本、比、鄙、毕、别、兵、病、策、曾、尝、长、朝、诚、出、初、辞、从、达、旦、当、道、得、独、度、对、尔、发、伐、方、奉、复、负、故、顾、固、观、归、国、恨、会、或、极、及、疾、即、计、既、假、间、见、将、尽、就、居、举、绝、类、良、怜、临、略、名、莫、期、奇、起、遣、穷、求、去、若、塞、善、稍、少、舍、胜、师、识、食、使、始、是、视、适、书、孰、数、属、戍、说、素、遂、所、汤、徒、亡、微、谓、文、闻、鲜、相、信、兴、修、许、寻、一、宜、遗、已、易、意、益、诣、阴、引、余、语、狱、欲、喻、再、彰、知、止、致、置、治、逐、走、卒、坐。
  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
3.能够正确断句。 
4.正确翻译文言文中语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
  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6.赏析作品形象。
  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
  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另一段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
  古诗词赏析取材于课外。
  (三)现代文阅读
  1.能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能分析其作用。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6.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7.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现代文阅读两个语段,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四)写作
  1.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能通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有创意。
  3.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5.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6.写作与教材“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7.能书写规范的汉字,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考试形式、时间与试卷结构          试题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的比例为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