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拉分考点十一
1强化文言文翻译4个意识——保高分
人物意识
圈出传主姓名及所译句子前后语境出现的名字,便于理清人物关系及人事关系。
语境意识
快速浏览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文脉,便于推测大意。
采点意识
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推断并翻译这些关键点。
连贯意识
根据所学翻译技巧(留、换、调、删、补、变)流畅翻译所考句子。
一、人物意识——理清人物关系和人事关系
1.根据以往阅卷的经验,在翻译句子时,有好多同学居然经常把人物名字,尤其是长而怪的
少数民族的人物名字,当作实词甚至虚词来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缅甸土司传》中的卜刺浪、莽得刺、马者速、那罗塔等人名。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下面[1]中的传主沈通明,后面就成了通明。有时在行文过程中,根据人物表述,还会改用来代指人物,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就是项羽的名,很多学生缺少人物意识,不知为何意,造成理解障碍。
强化人物意识,可以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所译句子的翻译。
主要是利用一个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之内的语句表述连贯、语意密切的特点来翻译句子。
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文段中所有与该词语相关的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
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
1利用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常见,量词、主谓宾,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成分被省略的句子如果要求翻译,语境能提示我们补出这些省略成分。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明朝)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分析
画线句子中,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清军,后一分句省略了的宾语或的定语仰妻子
翻译
(清军)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很紧急,追踪(他们的)行迹直到沈通明的家。
总结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推断被省略成分的内容,帮助我们完整清楚地表达句意。
2利用语境获取大意分
高考文言翻译评分标准中,把握句子大意一般有2分的分值。如果所译句子句意晦涩难懂,我们无法破解采分点,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的大意,进而获得大意分。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分析
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所译句子的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由旧制……”……”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
翻译
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商贩不能通商。淮南闹饥荒,他请求到淮北买粮。
总结
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相关的语境,推断所译句子的大意,能对译的对译,不能对译的根据语境表述大体意思,这样也能得分。
3.利用语境突破难点词
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难点字词的把握,只要难点字词攻克,其他词义就能迎刃而解,语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文章表述的大意及侧重点。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以治干称。……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分析
画线句有两个难点词清洁”“剧职清洁很明显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直接按现代汉语翻译,根据前文语境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推敲文言文推断,清洁清正廉洁之义;而剧职通过前文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后文朕使卿智,不使卿力推断,繁重之义,职务、任务、工作之义,剧职译为繁重的任务
翻译
高祖赞赏他清正廉洁,特别礼待他。每次朝见,他都请求承担繁重的任务来为朝廷效力。
总结
前后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作为评卷的采分点。高考常见的3大采分点是: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考生翻译时必须要强化采分点意识,能判断出采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这样翻译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4] (2018·浙江高考)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4)
译文:                                 
                                     
                                     
1高考句子评分标准:
(1)关键字词得分:23
(2)句子大意基本通顺:12
人们常说,打蛇要打七寸。意即要善于抓住关键,也就是说,关键字词有23分,无论句意多么晦涩难解,你翻译的大意多么离谱,只要你有采点意识,抓住关键字词和特殊句式准确翻译,你就有可能拿到23分。否则,就可能徒劳无功,写得多得分少。
2本句标准:
,显赫,1分;,地位低,1分;,寿命短,1分;句子大意1分。
3考生答案评析:
考生答案
阅卷评析
得分3分,翻译不准确
得分4分,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句意流畅
[总结] 翻译时先标注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强化采分点意识,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重点作答,不遗漏要点。
翻译句子时,如果其中出现不合现代语法的词语搭配、句子不通的现象,要根据所学翻译技巧(留、换、调、删、补、变,一轮已做详细讲解,不再赘述),让句子更加通顺合理。
依据4种意识确立考场翻译答题步骤
1.能在1分钟内在心里快速了解所译句子的前后语境。
2.能在2分钟内准确锁定关键字、词、句,并依据语境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
3.能依据关键字、词、句在2分钟内流畅翻译所考句子。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刘珙,字共父。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1)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4)
译文:                                 
                                     
(2)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4)
译文:                                 
                                     
参考答案(1)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得分点:”“左迁”“草制1分,句意1)
(2)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得分点:”“为浚所知”“1分,句意1)
参考译文:
刘珙字共父,凭借祖上有功补任承务郎,考中进士乙科,升为礼部郎官。秦桧想追赐父亲谥号,召集礼部官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升为吏部员外郎。金人侵犯边境,宋军战败,皇上所下的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言辞慷慨激昂,听到的人都流了泪。御史杜莘老弹劾宦官张去为,违抗圣旨被贬职,刘珙没有草拟文诰,杜莘老得以不去职。刘珙跟随皇上到建康,皇上将要返回朝廷,军务大事还没有人托付,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认为张浚是合适的人选。等到诏令出来,杨存中担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诏令。皇上发怒,对宰相说:刘珙的父亲是张浚的好友,刘珙是特意为张浚。皇上再次下命令,宰相召刘珙告诉他圣旨,刘珙说:我为国家打算,哪里有闲空为张浚谋划。依旧上奏,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