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2017高考作文
不要搭错车
近年来,社会流行一种反转剧,当人们还在痛斥加害者时,一下子剧情反转,受害者突然成了骗子。于是众人大呼:“搭错车了!”
社会舆论已然成为一辆无形的车,一窝蜂上下车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于是搭错车现象屡见不鲜,这是不是要警示我们在上车之前仔细思索,明辨是非,不要再随着乘客的大流,净制造出搭错车的现象呢?
诚如王开岭先生在评价当代社会时说:“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肥皂。”这告诉我们社会在趋同,这也说明了搭错车并非偶然,而是环境使然。社会舆论这辆车,快速、迅猛,铺天盖地,于是失去最后一丝清明神智的人们,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纷纷上车。加之以熟人社会的原则,人们惧怕自己成为集体中的异端,为避免排挤,获得安全感,于是不自觉地听信了周围人的言论,献身社会舆论的大潮。最后还美其名曰:与其孤身一人在小车里无聊而坐,不如在舆论大车里和他人谈笑风生。
当然,这也少不了众懒惰与畏怯的心理。在面对形形的舆论之车时,许多人不知选什么,为了珍惜那点动脑的力气,看哪辆车人多,便上哪辆吧;又或者看见大车小车之别,担心小车不安全,随时可能人仰马翻,权衡之下还是上了舆论的大车。就像看待李渔,在斥李渔献媚不算文人的大车与赞扬其对戏剧的贡献的小车面前,大车上人们的津液足够将小车淹没。
那么,该如何避免搭错车的现象呢?我想不轻易上车是前提。我们不人云亦云,不随便接受公众的言论,秉持一颗明澈的心,便是少搭甚至不搭舆论大车最好的保证。像梁老在“”时期的只批林不批孔,他洞悉孔子是无罪的。于是,不管社会舆论之车如何庞大,都拒绝搭乘。相较之下,当今在盲目追随孔子大车上的人们是不是也该反思?
但,我并不是完全否认社会舆论这辆大车,它因其巨大的车轮辗轧过多少贪官,揭露了多少社会问题:毒馒头、地沟油……我们所要的就是发挥其最大功用,而非让其千夫所指。
2017年高考作文当舆论大车来临,我们要审核,要沉着思考去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这是人生信仰,是智慧。